|
随国故都展新姿——随县安居镇经济社会发展纪事
随国故都——安居镇位于随县西南,距随州城区15公里,距随县县城20公里,版图面积115平方公里,辖24个村(居)委会,总人口6.8万人。这里素有“小汉口”的美誉,、氵差两水在镇区交汇,随洪公路贯穿全境,孝襄、随岳高速穿境而过。 建县以来,安居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四地”建设目标,以城镇建设为龙头,以文明走廊为纽带,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加快安居经济建设步伐,实现了发展安居、造福安居的目标。安居镇先后获得 “随州市特色农业乡镇”、“随州市畜牧大镇”、“随州市高效农业乡镇”、“随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随州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随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今年“七一”前夕,安居镇被省委表彰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抓强基固本,奏响“和谐曲” 安居镇按照 “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为抓手,强化各项工作措施,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是围绕素质提高,不断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安居镇党委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优势,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科学发展资源,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成果,逐步成为一个组织肯定、党员满意、群众信任的党委领导班子。坚持党委理论学习制度,做到参学人员明确,学习内容丰富,学习重点突出,学习形式多样。党委班子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年龄结构不断优化,学历水平不断提升。 二是围绕固本强基,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坚持“有人管事、能管好事”,健全用人机制。大力实施“领头雁”带领工程,配齐配强村(居)党支部书记,在47名党支部书记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26人,拥有致富项目的有27人。78%的党员干部掌握了1-2门致富技术,85%的农村党员人均纯收入高于平均水平。坚持“有钱办事、能办成事”,健全保障机制。投资8万余元改建了便民服务大厅,新建了5个村级活动场所,完善了24个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投入100多万元进行 “五个基本”规范化建设。坚持“有章理事、能真理事”,健全管理机制。在村级管理上,坚持村干部值班制度,规范村级议事和决策程序,强化村级民主自治管理,完善村务公开制度。同时,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 三是围绕组织活动,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活力。在“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活动中,积极培养村干部后备人才,培养后备干部81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吸引了一大批青年农民加入党的组织,共发展党员30多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0多名。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岗位建功、争扛红旗”为活动主题,在党员干部目标责任明白卡上作出承诺,明确目标责任。积极组织开展“党员讲坛”、“双建双带”、“党员设岗定责”、“城乡互联、结对共建”等系列党建活动。先后建设党员“双建双带”示范基地24个,建设“党员创业致富计划”基地项目44个,辐射带动周边3000多农户人均增收300多元。 抓经济发展,拓宽“致富路” 安居镇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引导全镇上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在各项工作的部署安排上都注意围绕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加强研究,精心组织,抓好实施,保持镇级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是调结构、创特色,致力于打造“鄂北蔬菜大镇”。安居镇的蔬菜种植产业历史悠久,通过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大棚蔬菜,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建成了湖北顺泰奥运蔬菜基地,引进了随州市长佳蔬菜有限责任公司,不断推动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转变,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例达20%。安居镇还被确定为湖北省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镇、随州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10年,安居镇各类蔬菜大棚达2000余个,其中冬暖日光大棚达300余个,蔬菜种植面积达21300亩,总产量达71569吨。安居镇无公害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采用“订单农业”的方式,辐射带动周边1万多农户,产销蔬菜7万多吨,年产值1.4亿元,户平增收3000多元 。“安居沙湾”牌40多种蔬菜俏销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省市,实现了“农超对接”。 二是招客商、建项目,致力于打造“随州工业重镇”。安居镇大举“工业兴镇”大旗,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发展。2010年我镇成功引进项目鑫盛铸业、金纱纺织、银杏谷食品加工、华新水泥改扩建、宏星房地产、长佳蔬菜物流园、兴业汽车配件、奥运蔬菜产业化基地等8个项目,到位资金2.9亿元,超额完成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三是跑资金、管财税,致力于打造“随县经济强镇”。安居镇将向上争取资金和财政税收入库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头戏,花大力气全力抓,2010年共向上争取资金到位224万元,完成国税收入288万,地税收入361万,财政总收入649万,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74万,全面实现了镇级财政“保运转、保工资、促发展”的目标。2010年,安居镇超额完成了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县经济社会目标考核中排名第五。其中,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8.7亿元,同比增长4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9亿元,同比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60元,同比增长7.2%。 四是建新村、抓发展,打造“随南新农村建设文明新镇”。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10年,范家岗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划硬化通村公路5.2公里,解决了800余人安全饮水问题,平整土地1000余亩,修建机耕路2.5公里,更新泵站3处,修建沼气池100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00余台,“三改”(改厨、改厕、改圈)达100多户,自然湾基本杜绝“四乱”现象。投资75万元对范家岗新农村建设点进行了改造包装,新建居民点2处,入住64户,房屋立面装修60余间,居民点基础设施配套到位,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实现了道路四通八达、居住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和睦畈、王家沙湾村新农村建设居民点正在规划实施之中。 抓民生改善,绽放“幸福花” 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安居镇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求每位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变过去“管理群众”为实实在在地“服务群众”。着力改善民生,全面构建和谐安居,走出了一条由“文化古镇”向“文明新镇”和谐发展之路。 一是实施民心工程成效显著。2010年,全镇新建通村公路2.5公里;新建和改造堰塘36口,其中新建30口,硬化6口;护砌田间排灌渠1.1万米,配套排灌系统建筑200余处;清淤整修渠道100公里,维修险段20处;完成了范岗、聂寨、和睦、烟坡、刘台五个村5处2600人的饮水安全工程;完成氵差水河、水河河堤水毁修复工程0.5公里;完成通村公路2.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全镇新购拖拉机、收割机、微耕机等农机400余台,享受国家补贴资金94.93万元。 二是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重点加强师资队伍、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指导和要求计生部门切实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圆满完成了县下达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指标,并获得 “随州市2010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称号;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城镇化率达70%,2010年采取多种形式筹资49.8万元用于集镇配套建设,实施了6大工程,集镇面貌焕然一新;重视和加强农村卫生保障制度建设,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加大工作力度,文化科技、交通旅游、广播电视、武装民政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新的进步。 三是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始终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以创建“平安乡镇”为契机,明确目标任务,落实相关责任,做好综合治理工作,保稳定促和谐。建县以来,先后成功处理了多起长年未能解决的上访遗留问题。2010年,全镇共接待群众来访320余起,调处率达100%,满意率达98%以上,共排查出八类特殊人员54人,做好了农村234名留守儿童善后工作。全镇社会大局稳定,辖区内无发生重大治安刑事案件,无非法传销和变相传销现象,人民安居乐业,公众安全感较高。 面对“十二五”新的历史起点,安居镇将立足自身优势,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打造一片真正的安居乐业之福地。我们相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石,随国故都安居镇的明天一定会更具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