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地震避难公园变身高尔夫球练习场
作者:据新华社7月2日电
近日,一则《震惊!地震避难公园竟是高尔夫球场》的帖子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眼球,帖子直指北京市海淀区曙光防灾教育公园竟被高尔夫球练习场占据,网友认为原本用于地震避难的防灾公园违背了公园建设的初衷,并质疑公园是否还能够发挥应急避难的功能? 网友发帖 地震避难公园变高尔夫球场 6月23日,网名为“wzmxx”的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发帖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曙光防灾教育公园内有高尔夫球场、会所等多家高档消费场所,帖子中还有照片为证,一时间吸引了大量网友“围观”。 网友“八一真诚”说,未建之前,就说这是一座面向大众的免费公园,后来又说是搞成避难绿地,不管怎么说,是面向群众的,免费让大家健身和避难的,所以一直很期待。可是,真正建起来后,却发现里边不仅有高尔夫球场,而且有高级饭店,进去吃过一顿饭,价钱特别贵,自此再也不敢去了。这位网友最后说:“以群众的名义,行贵族之实。无语了!” 记者调查 经营场所占公园1/3面积 28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西四环四季青桥附近的曙光防灾教育公园。公园可以免费进入,游人可以散步休闲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公园南侧的狭长绿化带,绿化带中有多处以地震避难作为主题的雕塑,偶尔有行人驻足观看。 在公园南门的一个入口处,记者看到了公园的平面图,在图上标示了 “应急避难场所、应急指挥、应急医疗救护”等场所的相应位置,从这张图上看,并没有标示经营场所,而密密麻麻的应急功能区,也说明了公园设计的初衷应该是为周围居民提供应急避难的场所。 从南门进入公园,一个高尔夫球手挥杆的雕塑矗立在记者眼前,道路两侧各有一处圈起来的绿地,周围是高大的围网,这就是网民所反映的高尔夫球训练场。 高尔夫球场往东,记者还发现多处经营场所,有两家高档的餐厅和一家会所,会所北面还有一家网球俱乐部,打球的人还是不少。记者粗略估计,这些经营场所大约占据了公园三分之一的面积。 官方回应 此为“以绿养绿”新尝试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北京市地震局应急救援处的相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表示,对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他们只负责业务指导,即如何规范建设和监督检查,具体管理归产权单位,也就是说谁建的就归谁管。 记者随后联系了公园的管理方北京市新兴曙光科贸有限公司,该公司党总支书记韩建国承认,将公园内的地面建筑、草地租赁给其他公司经营是公园管理方的主要收入来源,这笔收入每年大约有1200万元。 据韩建国介绍,曙光公司和公园内商家都签订了协议,约定商家必须无条件服从政府应急需要。他同时表示,公园管理方将不再引进新的经营项目。 公园所在的海淀区曙光街道办副主任曹建华证实了韩建国的说法,他告诉记者,曙光防灾教育公园是政府探索“以绿养绿”模式的一次尝试。对于网民质疑的声音,曹建华坦承,的确与当地的居民沟通不够,以后会采取适当形式与居民进行澄清和沟通。 (据新华社7月2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