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财产品激增零收益频现
根据普益财富最新统计,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的预估规模达到8.25万亿元,这个数字远超去年全年的7.05万亿元的规模。银行理财产品的爆棚,一方面为百姓带来了更多选择,但也引发了一些风险和乱象。不少银行理财产品未能给投资者带来预期的高收益。 据普益财富发布的报告显示,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周到期的一款结构型产品 “‘金葵花’焦点联动系列之A股金融类股票表现联动理财计划”未实现7%的最高预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为零。 无独有偶,广发银行今年年初发行一只汇率挂钩产品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在产品存续期内,突破了汇率区间上限,因此产品提前终止,收益率为零。 这样的“零”声也从外资银行内部传出。花旗银行一款名为 “1年期人民币结构型投资账户挂钩一篮子消费类股票每日累计收益”的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其最高年化预期收益率为8%,然而产品到期收益率仅为0.0325%。 据了解,各家商业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很少向客户展示详细的产品说明,大多是理财经理口头向客户介绍,如有客户问询,再进一步讲解。 银监会指出,部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宣传销售文本管理、产品风险评级、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销售管理、销售人员管理、销售内控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甚至存在误导销售和错误销售等情况,使客户合法权益和商业银行声誉受到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