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让农民老有所养
探访曾都区新农保实施情况
作者:冯家园
  本报记者 冯家园 通讯员 何相成 李伟
  
    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会议上要求,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进度,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
    曾都区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地区,从去年年初开始施行,时间已过一年半。新制度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记者日前进行了探访。
  
  
    21万群众喜参新农保
  
    这段时间,随州经济开发区淅河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杨鹏有点儿忙,许多农民利用赶集时间来缴今年的参保费。杨鹏发现,今年农民缴费更主动、更积极了。“我们平均每天要办理100多笔业务。”他说。
    看到村里大多数人参加了新农保,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还能领取一定的养老保险金,该镇金鸡岭村农民郭华明动心了。6月初,他到镇上给父母办理了新农保。他说:“村里那么多60多岁的老人,月月能领55元钱,这是咱亲眼看到的,是件好事。”
    起初,他对新农保持观望态度,当看到村民得实惠后,这才相信新农保和粮食直补等政策一样,都是政府给农民办的大实事。
    为了能应保尽保,曾都区农保局通过发放宣传单、入户讲解等方式宣传政策。对在家农民,农保工作人员帮助算好经济账、亲情账,让他们明白早参保早受益。对于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其亲属取得联系,如果愿意,则帮其办理,解决外出打工人员参保的后顾之忧。
    目前,该区参保人数超过21万人,综合参保率达到96.3%。
  
  
    政府为重度残疾人“买单”
  
    刘照海是曾都区万店镇落天坡村人,今年37岁,从小患上了肌肉萎缩症,行动不便。其父母年事已高,劳动能力下降,家里生活十分困难。“我们一直担心儿子的养老问题。”刘照海的母亲提到此便忍不住掉下泪来。
    根据新农保有关政策,像刘照海这样的情况,每年只需缴纳100元的参保金即可参保。“我们家经济十分困难,日常开支都难应付,要缴纳100元的参保费就更难了。”刘照海说。
    为了让重度残疾人能安度晚年,曾都区政府决定为持有一级、二级残疾证的残疾人参保“买单”,由区财政按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为全区654名重度残疾人员代缴保费。“现在,政府出钱帮我们家照海每年代缴100元的参保费,我们也安心了,感谢政府。”对此,刘照海的母亲说不出有多高兴。
    区农保局局长李金枝表示,目前,该区654名重度残疾人员已经全部参加了新农保,6万多元财政补贴资金全部到位,残疾人的生活从此有了保障。
  
  
    5万老人老有所依
  
    “现在,我们种田不交费、看病报药费、老了能领养老金,这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我们赶上了好时候!”淅河镇两水沟社区四组67岁靳得山老人笑着说。自去年起,他和老伴每月共能领到110元的养老金。谈到新农保,他竖起大拇指称好。
    与此同时,区农保局与财政局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夫妻、计划生育“两女户”家庭的夫妻等,到龄享受时加发基础养老金20%;农村独女户家庭的夫妻加发基础养老金30%;农村独生子女伤残(三级以上,含三级)家庭的夫妻加发基础养老金40%;农村独生子女死亡的夫妻加发基础养老金50%。截至目前,该区符合条件的“六类”计生对象有502人,发放补贴6.2万元。
    而对年满80周岁的老人,区财政每月加发20元的基础养老金。目前全区80岁以上老人共4980人,每年补贴120余万元。
    据了解,全区有近5万名60周岁以上的老人。目前,已有98%的老人享受了新农保,每月按数领取基础养老金。还有少数目前情况不明的老人,待查实后将陆续发放。
    李金枝说,新农保政策打破了农村“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如今5万名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老有所依,因为他们有新农保做后盾。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探访曾都区新农保实施情况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