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广水市太平乡推进大蒜产业化发展记
  借力:培育大龙头
  
    太平乡牢固树立“为种植加工,为加工引进”的理念,围绕基地引龙头,拉长链条壮规模,推进大蒜产业化发展。
    引进“带动型”项目。为解决大蒜生产中的卖原料、卖初级产品问题,太平乡紧盯“农字号”企业抓招商。2010年,回归人士李晓春投资1000万元创办集立体养殖、吉阳大蒜加工转化及品种繁育于一体的广水市新元生态农业公司,年转化大蒜1000多吨。今年,又引进山东客商王翠瑛投资的大蒜加工项目,年可加工转化大蒜3000多吨,带动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
    培育”订单型”企业。引导新元农业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与蒜农签订3000多亩订单生产合同,免费为蒜农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实行保护价收购,促使蒜农融入“车间与田间对接、产品和商品对接”的产业链。
    组建“流通型”协会。太平乡把培育销售龙头、搞活流通作为推动大蒜产业化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鼓励加工大户、流通大户和农村经纪人创办大蒜销售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成立大蒜销售专业组织20多个,部分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2010年,全乡大蒜销售收入突破7000万元,出口创汇30多万美元。
  
  
  借台:搞好大合唱
  
    太平乡坚持服务搭台、政策给力,千方百计支持大蒜产业发展。
    帮扶引导到村头。太平乡组织乡直部门开展帮扶蒜农的“大合唱”。成立由一名副书记负责的服务大蒜产业发展办公室,乡直部门和机关干部每人包一个村、一个基地,确保大蒜生产不误农时、销售不误市场。
    政策激励到人头。乡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对种蒜面积实行直补,充分调动农民种蒜积极性。鼓励土地以租赁、入股、互换等方式向种蒜大户集中,促进大蒜规模种植。依托高产农田项目,整理高产蒜田1万多亩;对连片种植500亩以上基地进行立项扶持。目前,全乡大蒜保有面积达1.2万亩,500亩以上连片基地达10多个。
    技术服务到田头。为确保吉阳大蒜原种不失传、不变异,太平乡与武汉某科研院所联合建立500亩吉阳大蒜原种繁育基地,实行统一技术操作、统一品种培育、统一订单销售。在注册“吉阳”品牌基础上,成功申报了吉阳大蒜的原产地保护认证,为“大蒜之乡”的持续发展铺设了新的台阶。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广水市太平乡推进大蒜产业化发展记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