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控基调不变 但面临多重挑战
面临“控通胀”与“保增长”的两难选择,房地产市场调控又被推到聚光灯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认为:“经济增速放缓有多重因素造成,房地产市场调控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如果没有严厉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房地产呈现的超常增长,对房地产市场和宏观经济的严重后果将不堪设想。倪鹏飞说:“调控房地产,放缓经济增长,也是两个调控的应有之意。” 倪鹏飞认为,当前,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而从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一致的。有利于迫使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资金短缺的压力下,最终降价销售,有利于抑制投资和投机需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也给保障房投资带来一定压力,增加了保障房的融资难度。据业内人士估算,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所需信贷资金规模达4000亿元,而今年一季度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贷款仅650亿元。 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剧,使得房地产投资保值功能继续被看好。5月份央行的调查显示,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居民占22.2%,比上季减少2.8个百分点,但仍为居民投资首选。 刘瑞说:“房地产市场仍面临住房需求刚性与住房投资惯性的博弈。调控需要更精细的措施。” 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增幅收紧,部分城市土地出让金减少,增加调控政策执行的难度。 那么,持续从紧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将对未来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什么影响? 倪鹏飞表示,虽然目前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持续从紧,但这是结构性从紧,不是总量性从紧。即在对房地产市场中高档商品房投机和投资需求进行抑制的同时,对真实的消费性购买予以保障,对保障房投资大幅增加。他说: “通过调控房地产市场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将会带动未来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