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什么要载人深潜?
新华社7月26日电 海洋,占地球70%的面积,是生命的起源。幽暗的大海深处究竟是什么样子?那里到底有什么?人类开始用各种方式潜入大海,一次次潜入更深的海底,从此,世界有了更多可能。 载人深潜:海底资源开发的主攻手 各个国家对海洋的兴趣由来已久。 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就曾参与过深潜器的设计,虽然他的方案最终未被采用;2009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搭乘过载人深潜器……以载人深潜器为依托,这场资源争夺赛早已从陆地走向海洋,从浅海进入深海。 事实上,深海技术被认为是与航天技术、核能利用技术并列的高新领域,而载人深潜器则是海洋开发和海洋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和制高点。 在“蛟龙”号诞生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四个国家拥有载人深潜器。这些国家的深潜器最大工作深度为6500米,而“蛟龙”号的最大工作设计深度为7000米,具备深海探矿、海底高精度地形测量、可疑物探测与捕获、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理论上它的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99.8%的海洋区域。“蛟龙”号的诞生和启用,让中国终于有了参与这场争夺战的能力。 改变视角:探索深海生命的秘密 1977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了美国地质学家的一个惊人发现。他们乘坐“阿尔文”号在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海底裂谷航行时,发现了一个充满生命的热泉口。这些奇怪的热泉温度竟然高达350℃。更奇怪的是,在热泉口附近浮游着各式各样、前所未见的生物:大得出奇的红蛤和海蟹、血红色的管状蠕虫……这个在没有阳光的大洋深处、在超过沸点的海水里、在高压的深海环境下的生命系统被发现后,便成为生命形成和演化方面“无法解答的复杂谜题”。 1996年9月,美国科学家破译了这种特殊生物的基因图谱,这种微生物可以在温度极高的海水中以二氧化碳为生。这项研究确定了自然界中除了细菌和包括人在内的真核生物以外,还有第三种生命形式。 目前,中国已经向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提交了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申请,这是国际上首份对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的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