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县淮河镇党委书记、镇长 谢家林 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镇长 王安兵
热烈庆祝随县建县两周年!
图一:随县淮河镇全貌
图二:市委书记王祥喜,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涂胜华在随县县委书记、县长陈德贵的陪同下到淮河镇调研
图三:县委常委、副县长徐正友在“三万活动”中与农户座谈
图四:玉龙西游记漂流风光
图五:玉龙西游记漂流景点
图六:淮河镇党委班子成员诗朗诵《七月的赞歌》
图七:建设中的边贸大市场
随县建县以来,淮河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抢抓机遇、团结奋进,以“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旅游兴镇、商贸活镇”为主导战略,立足特色、发挥优势、科学谋划、实干创业、围绕着建设随县农业特色新镇、随北工业强镇、鄂北旅游名镇、湖北边贸重镇的“四镇建设”总体目标,以特色农业、招商引资、镇村一体化、旅游开发、民生工程、制度建设为抓手,着力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两年来,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8亿元,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完成4.8亿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4.6亿元,工业总产值10.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6.5亿元;完成国地税收入392万元,完成一般性预算收入225.6万元。
特色农业稳步发展
按照县委县政府 “农业稳县”战略,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增效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特色农业、推广良种良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拓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空间。两年来实现粮食总产量2万吨,实现农民收入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以花生、金银花、土豆、板栗、茶叶、山野菜、食用菌及养殖业等八大特色农产品生产为抓手,在规模生产和深加工上下功夫,两年来完成花生种植面积约2.5万亩,产量15万公斤,金银花种植面积2000亩,土豆种植面积500亩,产量500吨,板栗种植面积8000亩,产量2000吨,茶叶种植面积3000亩,产量180.5吨,食用菌植700万袋(棒)。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两年来投资7000万元,对15座小(二)型水库和91口当家堰进行了除险加固,确保了安全度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培育发展了1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近30人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形成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两年来我们围绕淮河镇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资源等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通过倾斜力量,优化环境,依托优势,招商引资取得巨大成效,两年来着力抓了玉龙西游记漂流项目、随岳高速淮河连接线项目、边贸大市场建设、“农家乐”示范工程建设、花生油厂建设项目、高庄金矿开采加工项目等六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引资4.55亿元。
集镇建设突破发展
为增强集镇承载力和辐射力,打造边贸重镇,党委政府通过盘活土地存量来聚集集镇建设资金,依靠社会力量推动集镇发展。利用原淮河砖瓦厂废弃厂房开发建设集商贸与居住为一体的边贸大市场,投资1.7亿元的集居住、休闲、购物于一体的边贸大市场建设已完成大半工程,2011年底将投入使用。为加大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力度,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组建了城管执法中队。深入开展集镇环境整治行动,围绕打造312文明走廊,对 312国道沿路村庄及集镇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镇容镇貌明显改观,提升了“口子镇”的对外形象。
社会事业日新月异
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全面兑现了粮食综合补贴资金和家电汽车下乡补贴。完成了7.6公里的通村公路的硬化,以“六改五通”为重点,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启动实施了8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农村面貌持续改观。改造兴建塘堰170余处,新建万方大堰25处,水毁修复216处,治理水土流失3.5平方公里,完成河道治理2公里。改善了农业生产综合条件。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完成了农村“三资”清理工作,落实了党务村务财务公开。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扎实推行“一主四化”、月布置、月结账机制,突出出生人口清理、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流动人口管理、孕情监管、社会抚养费征收及“学、查、改、创”等工作重点,大力开展村民自治,着力强化干部责任,健全考核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计划生育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建立健全安全防控体系,成立了随县的第一支矿山救援队。企业生产实现了安全、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科教文卫事业健康发展。教育设施及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武装、工会、青年、妇联、等群团组织围绕党委工作中心开展了各种特色活动。
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坚持立足实际,整合资源,科学规划,以示范点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培育文明新风为先导,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根本,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有效途径并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县委提出的建设随北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要求,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办好试点,打造亮点,充分发挥亮子河杨湾新村、西湾移民新村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涌现出西二道河新村、白鹤湾新村、王家湾新村、龙凤店新村、李庄新村等一批文明新村示范点建设,新农村建设呈现出新亮点。
旅游事业迅速崛起
淮河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国家积极扶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建设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大好机遇,利用淮河独有的山水资源,吸引湖北玉龙控股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开发了西游记漂流旅游项目。该项目所在地位于千里淮河的源头、悠悠桐柏山南麓,自然风光优美,名胜古迹众多,玉皇顶下龙潭河是原生态溪流,龙潭河旁九大溶洞是20亿年前冰川时期遗迹。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经过两年的开发打造,漂流项目已于7月20日成功试漂,目前运营状态火爆。为对接玉龙漂流项目,围绕旅游产业做文章,党委政府提出了“依托旅游发展经济,整合资源打造品牌”的发展战略,以创办星级“农家乐”为载体,大力发展餐饮休闲观光产业。坚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农民主体、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依托龙泉村打造“农家乐”精品示范点,推动全镇旅游配套产业及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对紧邻景区的龙泉村李庄投资300万元予以包装改造,进行环境整治,实行硬化、绿化、美化、靓化,目前已有12家达到星级“农家乐”标准并已挂牌营业。同时在玉龙漂流下服务区新建农家乐商贸服务一条街,统一规划建设了融现代建筑与徽派风格为一体的高标准的“农家乐”38户,已于2011年5月底投入使用。大大提高玉龙漂流景区的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并将成为玉龙漂流景区休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游记漂流为淮河带来了大量人气和财气,带动了整个旅游产业发展。
党的建设得到加强
围绕着“五个基本、七个体系”,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建设“五好党支部”为核心,以建立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基础,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关键,以健全工作机制为重点,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戴党徽、亮身份;争一流、做表率,我为淮河争光彩”的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为切入点,进一步增进党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深入村组、农户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切实为老百姓解决了许多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认可。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狠抓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机关、村、部门干部的考核体系,制定了机关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及 “五大建设”责任目标机制,通过制度对干部的工作学习生活进行规范,做到有章可循。大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工作,加强腐败风险预紧防控机制建设,努力推进 “十个全覆盖”工作。通过开展 “两转一推”活动,强化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转变了干部作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撑。
展望未来,淮河人民信心满怀。淮河镇广大干部群众将更加紧密的团结在县委县政府周围,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着力将淮河建设成为随县农业特色新镇、随北工业强镇、鄂北旅游名镇、湖北边贸重镇,实现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