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特型“毛泽东”琴石——访随州籍艺术家周胜利
作者:罗毅陈创新
  本报记者 罗毅 陈创新
  
    周胜利是一名艺术细胞发达的文化学者,他的名片有多种版本,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样式和内容。最近,他从广州回随州,用的名片是对折四面,三面都是“毛泽东”形象,或坐或立。要不是周胜利的笔名“琴石”二字赫然入目,记者还真以为是毛主席肖像册哩!
    实际上,这是周胜利以琴石之名扮演 “毛泽东”时的定妆照片。把这些“剧照”大张旗鼓地印在名片上,表明他又拓展了一条艺术发展之路——做扮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发掘自已特型演员的才智和潜能,始自今年初。”7月17日,在随州的家中,周胜利告诉记者。那时,同为中山大学特聘教授的广东电视台一位导演,与周胜利在一起时,总说他像一位伟人。周胜利心下也明白,因为也有别人多次说过他像伟人毛泽东。
    周胜利自小就颇具文艺天赋。当兵时,在部队歌舞团做演员。退伍回乡后,曾任县级随州市群艺馆馆长、音协主席、文联副主席。他是个艺术“多面手”,作曲、指挥、声乐、话剧、书法、篆刻等,样样精通并硕果丰实。其中,他最爱的是治印。1993年举办首届炎帝神农节,周胜利既是副总指挥,又是开幕式音乐的创作人员,还是背景台的总指挥。为纪念此重大庆典,他篆刻了一套8枚神农组印和一枚“炎帝神农大宗祠印”。 广州《信息时报》曾以“阴阳在握探幽篆趣”为题,专版报道“琴石”的篆刻艺术,其中刊发了这套神农印章的几个印谱,“炎帝神农大宗祠印”煌然居中,誉以“庄重华贵”之语。
    不惑之年,周胜利远离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选择人生之路。1993年底,时任市文联副主席的周胜利,停薪留职来到广州,进入金利来中国公司,担任公关广告部经理。他运用自己的文化底蕴,倾心投入“金利来”品牌在大陆的营销推广,为金利来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做过重大贡献。“印象最深的是1995年金利来风采全国巡回展演,由我一手创意、策划、指挥、实施。”周胜利说。那一次展演,邀请了美、英、日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模特,在全国20个大中城市巡回表演,风靡大半个中国。
    周胜利在企业文化和品牌营销推广方面的成效,引起了广东省社科院的关注。1998年,广东省社科院聘请他为所属广东省文化发展公司的总经理,同时还任广东省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不久,中山大学聘请他在该校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中讲授企业文化、商务谈判等多门课程。丰富的企业文化实践经验,新颖独到的现代理论,生动活泼的演讲风格,自内而外的个人魅力,让周胜利的知名度逐年增高,因“现代礼仪”的研究和教学成就,他被誉为“岭南礼仪演讲第一人”。2010年,周胜利当选为“亚运文化使者”,他为广州亚运会专门创作了一套 “亚运文明手势七步操”和 “文明手势歌”,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表达和培养人们良好的文明礼仪。
    在广州,周胜利仍是治印不辍。他治印几千方,作品多数参展获奖,发表于报端刊间。曾获得“中国神龙杯书画大赛”金奖、“2000年世界华人艺术展”一等奖等。作品入选 “中国近现代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曾为多家寺院宗祠刻制镇寺印宝,为国内外书画名家制作名印。代表作《神农组印》镌刻于黄河翰园碑林,印鉴作为出访礼品馈赠东南亚。
    在瓷器上搞篆刻。一次,周胜利路过一低价瓷器处理店时突发奇想。他包下处理的瓷器,开始尝试瓷刻艺术。瓷器可不比石头,手劲儿小了刻不上,劲儿大了易碎,原来治印的工具不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雕刻技法也得重新摸索。一个又一个的瓷盘、瓷坛变成了碎片,磕磕绊绊半年后,周胜利终于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件刻瓷作品:红色的鹿头尊上,一面篆刻“福”字,另一面篆刻“寿”字,作品取名“福禄(鹿)寿”。广州《羊城地铁报》曾不吝以通版对周胜利的刻瓷艺术进行了报道,题为《刻瓷第一人:把印章“盖”入陶瓷》。
    周胜利,就是如此矛盾、多面的一个人。从随州到广州,从公务员到“自由人”,从“周胜利”到“琴石”,关于自己,周胜利调侃而自信地说:“用老话说,我是个‘杂家’,用现代语言表述,我是一位复合型人才。”
    2011年3月,在前文提到的那位电视台导演的推荐下,周胜利去中国唱片公司试音,得到基本认可。不久,一家美国公司在佛山明星体育馆举办全球性大型商业演出,现场有来自80多个国家的一万多名观众,周胜利当晚以“伟人毛泽东”的形象首次亮相。“是一位国家一级造型师给我化的妆。之前他心里还有点打鼓,化到一半时,他说成了。”周胜利说,5个小时的特型妆化完之后,后台的工作人员都跑过来同这个随州籍 “毛泽东”合影。登场的时候,他演的“毛泽东”和另外一个特型演员“周恩来”站在升降舞台上,在《东方红》乐曲声中缓缓升起,瞬时全场的欢呼声震耳欲聋。
    从此,那位造型师说 “以后你的发型归我管了”,周胜利的发型变成了固定的毛主席发型。此后,周胜利在多个不同场合被特邀以“毛泽东”的形象登台表演。其中有一次和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张金玲同台表演,张金玲称赞他表演自然,“演得很放松”。这些名家的肯定,更坚定了周胜利走特型演员之路的信心。
    回顾近20年的异乡生涯,周胜利很知足: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不错了,他做了几件事,自我感觉做得都还可以,日子没白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己能在完全不同于随州的另一个天地生存发展,以一个知名文化学者的身份在广州这个大商埠中取得一席之位,得益于家乡的文化底蕴和熏陶,他为自己身为随州人而自豪。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特型“毛泽东”琴石——访随州籍艺术家周胜利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5 版:生活周刊】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