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苦并快乐
记90后大学生对参与社会实践的感受
本报记者 陈云 实习生 朱宸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们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中来。90后,当这一在社会大众的怀疑声中被贴上众多标签的群体,走出校园、走上社会时,他们又会碰到什么、感悟到什么? 到社会中去 7月23日,周六。当上班族工作一周后正在空调房里享受清晨的酣睡时,随州城区解放路购物中心门前的广场上,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大学生们正一边吃着简易的早餐,一边把遮阴棚撑开、把要推销的饮料摆出来。虽是早上7点左右,但夏日的高温已展露无疑。据了解,他们中有近一半的是在校大学生,趁暑期兼职促销,进行社会实践。 20日,武汉大学水利系的7名大二学生完成了对随州水库白蚁防治的调查。经过一个星期的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对水库白蚁防治有了一定的了解。 暑期里,不论是街头巷尾的促销队伍中,还是项目现场的调查人群中,都会发现参与社会实践的在校大学生们。 据了解,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到社会中调查学习的好机会,不少高校把社会实践作为学生的一门必修课,还记入学生的考核。湖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金克中表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一种锻炼,学生要将学习的知识与社会知识融合,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大学生。 看花易绣花难 对于一直身处象牙塔的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新奇的,令他们迫不及待、跃跃欲试。但当真正参与其中时,才发现,除了新奇,走上社会与人交际、参与工作,也是十分不易的。 今年暑期,在武汉大学珞珈学院电气与自动化专业读大一的安颖坤,回到随城,在供电局工程队找到了一份电工的实习工作。实习第一天,安颖坤自信满满:自己是高校大学生,所学专业也与实习岗位对口。“戴上工作手套和安全帽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特别帅,但看到那些电线接头和各种电力设施我就傻了。”回想实习第一天情景,安颖坤不好意思地笑道。原来,当工友们迅速开始工作时,安颖坤却发现自己根本插不上手,于是整整一天自己都是在一旁看着。第二天在工友的指导下,才真正动手工作。 在江汉大学文理学院上学的姚钊松,家住随州城区。在同学的介绍下,暑期参加了康师傅集团的产品促销。下午4:00,定点在神农公园门口摆摊卖康师傅瓶装饮品。“30多度的高温,我必须按要求穿着长裤,在烈日下搭销售台,从超市运货。”姚钊松说,“这还不算什么,推销真正的辛苦在于,当你向前来咨询的路人大费口舌推销、并向其一一展示赠品之后,对方往往是什么也不买就走了。”同时,还必须记清不同产品的价格,以免找错钱等。看似简单、机械的卖饮料、收钱,却也着实让姚钊松够呛。 学会正视自己 社会实践虽然辛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他们也渐渐有了收获。 在供电局当了一阵电工之后,基本的接电缆、割线、走线等技术,安颖坤已基本掌握。“工作时工友们对每一道程序再三检查,也让我真正看到什么叫对工作认真负责。”安颖坤说。姚钊松则通过社会实践意识到,工作时一定要学会与人合作,并学会了不少与人交流沟通的小技巧。 但在他们看来,最大的收获,是让他们真正意识到如何正视自己。 “实习的初衷,是为了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社会能力,把自己在校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证明自己的能力。”安颖坤说,但事实是只有在向工友学习后,才勉强能动手操作。自己学习成绩平时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也颇有优越感,但实践中让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 “社会实践虽然辛苦,但能有所收获,并获得对自己新的认识。”姚钊松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