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农学生暑期做“菇农”
作者:徐斌、实习生汪可觐、
本报讯 记者徐斌、实习生汪可觐、通讯员程聃报道:7月中旬,华中农业大学7名涉农专业大学生利用暑期时间来到随县三里岗镇开展社会调研,在“香菇之乡”当起了“小菇农”。 为了对香菇的整个生产和销售产业结构有切身的体验,调研期间该团队成员到菌种厂、农户和大型香菇加工企业,详细了解菌种生产、香菇培育、病害防治和香菇深加工流程,还亲手做袋料,当起了“小菇农”。经过一周多时间的调研,团队成员对三里岗镇19个村和各大香菇企业的香菇种植生产情况有整体的了解。同时也对如何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把握原料价格信息等实际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978年,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带领他的研究生和三里岗回乡知识青年在该镇杨家棚村木瓜园办起了第一个人工段木栽培香菇实验场,从此以后华中农业大学与随州香菇接下了不解之缘。据活动指导老师、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真菌研究所所长边银丙教授介绍,此次实践调查活动,不仅仅能让大学生走近社会,走近“三农”,还能逐步从被动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转入主动的对农业发展的思考,让农业院校大学生早日将所学真知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型农业的建设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