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洪山景区:奏响“干事文化”创业曲
本报讯 特约记者钟克波报道:景区一片裸露奇石如何开发,引来近百条建言;烈日当头,百名干部忙于田间地头助农民抗旱。仲夏时节,记者行走在大洪山风景管理区,景区党工委倡导的“干事文化”新风扑面而来。 市委二届十一次全会提出,面对随州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必须增强“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今年初,景区实施“干事文化”培育工程,从体制、机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探索,在干部中形成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态势。 大洪山将每周一晚定为干部集中学习时间,请专家、学者讲课,景区干部现身说法,培育典型、激励先进,不断提升对干事文化的认识,让大家从思想深处打牢“干事文化”理念:想干事是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会干事是一种能力,一种水平;干成事是一种标准,一种提升;不出事是一种境界,一种要求。 在大洪山景区旅游项目开发上,景区干部不等不靠。慈恩寺金顶项目建设,专家论证需要资金4000余万元。面对资金困难,大洪山人边上项目边进行资金运作。这一倒逼机制,使金顶从开建到建成开放,仅用13个月时间。 “干事文化”释放生产力。开年来,通过文化招商,海南航空集团、台湾甲霖公司等大财团纷纷向大洪山伸来“橄榄枝”,开工建设项目12个,总投资5.2亿元。现在,大洪山景区生产总值也由5年前的千万元上升到2.9亿多元,地方可支配财力是5年前的10倍,各类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到位,社会民生明显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