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显特色创品牌坚守思想文化主阵地
宣传思想和文化工作是我们武装思想、鼓舞士气,弘扬正气、鞭挞邪气,教育市民、引导市民自觉破除陈规陋习,走向健康、文明、科学的主要思想阵地。如何巩固并坚守住这个主阵地?我们东城办事处党工委用实践作出了答案: 第一、主要领导重视,筑牢武装头脑、鼓舞士气的前沿阵地。党工委一班人始终把宣传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真正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对宣传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办事处和各社区、各单位均成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专责的工作责任制,并结合城区实际,科学拟定了宣传思想工作计划,明确了全年的工作重点,每季度召开宣传思想工作专题会议,研究措施、布置工作、通报情况、推动工作。只要是宣传、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需要的,我们做到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从不马虎。为了给宣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办事处从下属单位选调了一名写作基础好的年轻同志到办事处协助新闻宣传工作,并在办公楼安排了两间办公用房作为新闻宣传工作室,配备了专用电脑、数码照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设备。确保了宣传思想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多办实事。与此同时,我们克难攻坚,全面完成了党报党刊发行任务,扩大了党报党刊在东城的发行范围,巩固了党在基层的宣传阵地。 第二,加强理论学习和调研,用科学的理论引导各级干部。我们一是坚持了党工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了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档案,对干部理论学习进行规范化管理。我们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组织办事处及所属单位干部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学习中做到每个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笔记都达到一万字以上,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达到2万字以上。二是扎实地开展调研活动。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干部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同时,结合本职工作实际,突出城区特色,积极动手写学习心得、调研文章,被各级报刊采用数十篇。 第三,齐心协力抓好新闻宣传,努力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一是建立了一支过硬的新闻宣传队伍。办事处成立了以宣传委员为组长的“宣传报道中心组”,从学校抽调两名教师到办事处集中办公,脱产搞新闻报道,并在各社区、单位挑选了10多名年纪轻、基础好、爱写作的同志作为骨干通讯员、信息员;二是对骨干通讯员进行了一次业务培训,给他们讲理论、教方法、出题目、压担子,还为他们征订了报刊和新闻写作方面的书籍,使这支队伍富有生机、充满活力,成为东城新闻报道的主力军;三是坚决兑现“新闻报道奖”。近几年,我们一直坚持实行《新闻报道奖励制度》,凡是在上级报刊、电台电视台用稿的都给予一定的奖励,每年办事处都拿出5000元左右奖励写稿人,激励干部职工人人写稿,新闻报道成果明显,全年上省级报刊2篇,在《随州日报》、随州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上用稿共计212篇。既宣传教育了群众,又扩大了东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四,面向群众,彰显特色,着力打造东城的本土文化品牌。我们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则,结合城区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一是开展“文明讲坛”活动。我们组织部分勤劳致富、助人为乐的好典型做巡回报告,教育引导居民群众;二是在各社区开展了“十大评选”活动,让居民群众广泛参与,评选“好婆媳”、“模范丈夫”、“文明标兵”、“道德模范”、“勤劳致富模范”等等,通过评选活动促进热爱祖国、邻里和睦、助人为乐、勤劳致富、见义勇为等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三是开发本地资源,着力打造“季梁文化品牌”。我们充分发挥民兵、志愿者的作用,积极保护义地岗古墓群、季梁墓遗址,主动配合市、区文物部门申报、开发建设“季梁公园”,力争用本土文化品牌拉动本土经济、加速城市建设步伐、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四是大力建设文体活动阵地、开展经常性文体活动。我们开展了长跑比赛、棋类比赛、卡拉OK歌咏会,并在春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举办文艺演出,丰富干部群众文化生活。我们发挥“本土作家”作用,创作自编自演节目,如相声《朋友》、诗朗诵《渴望文明》等文艺作品,弘扬文明风尚,鞭挞陈规陋习,通过不同形式的晚会进行了演出,深受居民群众欢迎,均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作者分别为曾都区东城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宣传委员) 张周平王合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