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老有所为精彩人生——记曾都区退休干部董高发
  本报记者 王董斌 实习生 陈阳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是今年67岁的退休干部、原曾都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董高发的生动写照。从领导干部的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他积极调整心态,不虚度晚年,用10年心血写就《中医经典》这部百万字巨著,租赁山场种植景观树,参股正佳公司致力绿色生物制品的发展……在生命的晚年,在新的事业追求中,董高发继续放射出绚丽的光华,彰显着自我价值,活出了别样精彩的人生。
    2004年,董高发从曾都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位子上退了下来。董高发认为,人退休后还是应该有点追求,做点事情,让精神有所寄托,这样才能活得充实、健康、有意义。
    他首先想到的是出版一本中医方面的著作,目的是弘扬中医文化。他说:“我出生在农村,又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基层,耳闻目睹的许多西医无法治疗的疑难杂症,却是靠中医中药治愈的。而且中医中药的费用相对低廉,治疗方便,能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从2001年起,为给家人治病,董高发就开始研究中医,具备了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退休后他一心写书,多方收集资料,先后翻阅了古今近千册中医书籍,重学汉语拼音在电脑上书写……2007年,书稿初成,此后又五易其稿。2010年10月,董高发与儿子董健合著的《中医经典》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出生在农村、搞过多年农业工作的董高发,对农村有着挥之不去的情愫。一次,董高发到武汉江夏和孝感考察,看到当地的山场到处种植的是景观树。他想,随州的山场这么大,何不也试一试,带动山场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2006年,董高发在曾都区北郊办事处双寺村租赁50亩山场,建起了几间小屋,自己种菜喂鱼养花植树,过起了农家生活。如今5年过去了,昔日种下的3万多株小树苗已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清风中摇曳。当初他投资50多万元种植的这些景观树,正在成倍增值,示范效应也初步显现。看到这些,董高发感到很欣慰。
    年近七旬的董高发做的还不止这些。90年代初,时任原随州市农委主任的董高发和同事们通过引进专利,建起了随州市生物制品厂。为把企业做大做强,董高发等人又招商引进西安某企业投资成立了湖北正佳微生物工程股份公司。
    2005年,退休后的董高发到正佳公司担任了监事会主席。在董高发一班人的努力下,公司获得3项发明专利,被列入国家农用绿色生物制品示范项目,并获得国家发改委800万元项目无偿支持资金。公司注册资金由1015万元增加到3015万元,产品由生物菌肥扩大到生物菌肥、有机无机复合肥、水产养殖系列肥等三大系列40多个品种。今年,随着公司年产4万吨生物肥料生产线投产,全年可实现产值过亿元。如今,拥有20%股份、成为公司股东之一的董高发工作劲头很足,他还谋划着推动正佳公司上市,加快发展步伐。
    最美夕阳红。虽然鬓发渐白,仍然精神矍铄。董高发老有所为,他用新的追求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跳出了更加华美的舞蹈!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老有所为精彩人生——记曾都区退休干部董高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