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卫生监督局 闫辉
“放射性”这个词听上去给人的感觉是神秘、可怕,实际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放射性”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是安全的、可造福人类,否则危害健康;适当了解相关知识能开阔视野,增强生活常识,增强辐射防护意识。防止或减少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以下3种防护手段:(1)距离防护:距离放射源越远,接触的射线就越少,受到的伤害也越小。(2)屏蔽防护:选取适当的屏蔽材料(如混凝土、铁或铅等)做成屏蔽体遮挡放射源发出的射线。(3)时间防护: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将上述三种防护手段组合应用。
卫生监督部门提醒 以下情况应该引起市民的高度关注:当遇到有放射性警告(如三叶型放射性警示)标志的建筑、设备或其它场所时,未经允许不得靠近,应该回避。当遇到或捡拾到有放射性警示的物件时,不得因好奇心打开或拆卸外包装,尤其是不能打开沉重的铅罐等容器。裸露的放射性物质通常呈球形、圆柱形、花瓣样,甚至项链样,通常与一个金属链条相连,有的能持续发光,夜间亮度更高,容易被误认为是“宝石”、“夜明珠”或手链,在工地上、野外等遇到类似金属样物件时,千万不可捡拾或装入衣物内或带回家中,应当立即回避、警告周围人群,甚至报警。作为普通临床医生,当遇到不明原因皮肤烧灼样红斑、溃疡、白细胞下降时,应当考虑到放射损伤的可能性,并积极做相应的询问、调查、化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