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持“双零”纪录——市审计局廉洁从审记事
作者:毛传荣
本报记者 毛传荣 通讯员 胡仁华 近来,市审计局积极构建教育、制度、监督、责任“四位一体”的廉洁从审工作机制,有效防控了审计的廉政风险,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环境。 2007年以来,全市审计机关共完成审计项目536个,查出违规违纪和管理不规范资金15.21亿元,为国家增收节支5.04亿元,始终保持着队伍零违纪零违法的纪录,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责任目标考核优胜单位。 筑牢思想防线 “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在市审计局机关,这样的廉政格言警句随处可见。 市审计局积极弘扬审计机关廉政文化,在机关局域网上开办“廉政教育专页”,在机关楼栋设立宣传匾额,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向大家明示行为准则,告示廉政规范,展示廉政风采,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教育氛围。 在教育内容上体现 “宽领域”。正面教育上,组织干部职工上廉政党课,参观革命根据地,重温入党誓词,举行“廉洁从政、廉洁从审”集体承诺签字仪式,征集“学习《廉政准则》,争做勤廉表率,我最喜欢的廉政警句格言”,开展廉政谈话等。警示教育上,组织审计人员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开展专题讨论。 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人员提出不同的要求,凡新提拔干部都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局党组敢于亮出“两个看齐”:局党组一班人向“一把手”看齐,局机关人员向局党组一班人看齐。 构建防控网络 审计组处于审计工作的前沿,为对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实施有效监督,市审计局前移监督关口,实行全程监督。 所有审计项目,在审计进点前,审计组长必须与驻局纪检组签订廉洁从审承诺书,分管领导及时予以提醒,做到警钟常鸣。审计组进点时,在被审单位张贴公告,接受被审计单位和社会的监督,防止出现“审计监督商品化、审计操作暗箱化”的倾向。在审计项目实施中和结束后,驻局纪检组和机关党组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对被审单位进行回访,将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每半年开展一次廉洁从审情况检查,及时发现、整改存在的问题。 预警防控网络有效化解了廉政风险,促使审计人员自觉抵制不正之风。2007年以来,市审计局审计人员共拒收礼金、有价证券14万余元,谢绝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的宴请320多人次、公费邀请旅游80余人次。 完善保障机制 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市审计局健全完善了一系列廉洁从审制度,用制度规范审计监督权力的运行,约束审计干部的从政行为。这些制度涉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腐败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审计组和审计人员监督管理、中介机构和外聘人员管理、机关管理、干部队伍管理等方面,共30余项。 为让这些制度不成为摆设,市审计局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审计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每年年初,局里都层层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做到“一把手”负总责,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每个人都有责任。每月召开一次廉洁从审讲评会,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年度述职述廉、民主测评等,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全方位考核,将考核结果记入干部廉政档案,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