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实脚印“踩”出好新闻来
神农风 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开展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地各单位全面部署,迅速行动。随州日报社在原来已开展的“新闻采访库区行”、“青年记者山区行”、“新春访基层”等活动的基础上,又一次掀起了“走基层”热潮,用更有力度、更有广度和更有深度的扎实脚步,去丈量与基层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锻炼新闻采访作风,提升新闻写作高度。 思想决定行动。有一句话叫做: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对于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目的是要以此为契机,解决我们思想深处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回答好、解决好“依靠谁、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推动新闻从业人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上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新闻采写工作中切实带着思考走、怀着感情转、迎着问题改,以此来取得人民群众从心里真实认可的良好效果。 基层和群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情感之根、报道之根。走进基层,向群众学习,一直是我们党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许多新闻工作者通过深入走基层,密切与群众联系,深刻地体会到,基层一线是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说,深入基层,才能把握时代脉搏、拓宽视野胸襟,回答好“依靠谁”的问题;转变作风,才能以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回答好“我是谁”的问题;改进文风,才能让新闻生动鲜活、群众喜闻乐见,回答好“为了谁”的问题。 行动决定收获。根植什么样的土壤,就会获得什么样的营养,最终收获到什么样的成果。当前,随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州日报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工业兴市主战略、服务“十二五”跨越式发展、服务改革开放和稳定大局的任务越来越重。作为党报编辑记者,要努力熟悉群众语言、学习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意愿,通过行百里路、访百家人,采写出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新闻,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公信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深入群众“接地气”,走进基层“抓活鱼”,在心贴心的过程中激发灵气。今年春夏,在全省开展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中,省委书记李鸿忠书记告诫我们的干部下基层要学鸬鹚不能学鸭子。他说,鸭子下了水而沉不下去,头是下去了,尾巴却一直浮在水面;鸬鹚却不同,这种水鸟专门沉到水底抓活鱼,越是深水越能抓到大鱼。那么,在这次开展的走基层活动中,报社编辑记者应像鸬鹚,沉下整个身子,扎根基层一线,写出人民群众喜爱的好新闻作品来。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并不是权宜之计,重要的是把基层意识、群众观点真正融入到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血液中,成为日常工作状态和工作作风。为此,建章立制、形成规范,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当作自觉的职业追求,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更好地为随州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