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维护禁鞭令 多方要给力
作者:毛传荣
“禁鞭工作是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部门联动,市民遵守,常抓不懈,才能出现成效。”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政协副主席朱朝林认为。 广泛宣传是首要。禁鞭能否实施,关系着城市的形象,考验着市民的素质,需要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受传统习俗影响,老百姓爱燃放烟花爆竹图个喜庆,本无可厚非。我市由禁鞭到限鞭,就是考虑到群众的需求,引导群众在每年的春节期间,燃放鞭炮取乐。这次扩大禁鞭范围,很多市民有所不知。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允许在元旦、国庆等重大节日燃放鞭炮,给市民一个错觉,以为城区可以随意放鞭了。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加强监管是关键。现在,市政府和市公安局关于禁鞭的通告都已发布,就要做到令行禁止,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执行,再好的禁令也注定要流产。有市民坦言:“相关部门执法不力是鞭炮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希望这次能引起足够重视,不要只打雷不下雨。该罚的罚,该吊销执照的吊销执照,如放任不管,禁鞭令连纸老虎都算不上。”在这方面,随州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真抓敢管,打击一个、震慑一片的经验值得提倡。要加大巡查力度,公布举报电话,实行举报有奖,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姑息迁就。 部门联动是保障。禁鞭要从源头抓起,烟花爆竹的销售是重要一环。禁鞭范围扩大后,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禁鞭区域内的鞭炮经营户进行了统计,发现已取得经营许可证的有52户,主要集中在东城、南郊、望城岗等城乡结合部。目前,市安监局已下发致经营户的一封信,宣传政策,在经营许可到期后,愿意继续从事经营的,要更换地点,否则予以取缔,同时对非法储存、经销的,坚决取缔。社区要切实履行起应尽的职责,可成立邻里守望小组,及时提醒他人别乱放鞭炮,物业公司应做好日常走访,发现迹象上门提醒。 禁鞭更需市民的理解配合,唯有市民不断加强自律意识,提升自身素质,自觉远离鞭炮,宁静的随城才能重回我们身边。 (本报记者 毛传荣通讯员 李义伦 黄正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