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法治和谐新曾都是如何构建的?——曾都区“五五”普法工作记事
  曾都区不断创新“五五”普法“十一五”时期依法治区工作的理念、方式和体制机制,突出工作重点、攻克难点,强化措施、真抓实干,精心打造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矛盾纠纷调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律援助等五大特色品牌,普法覆盖面为98.5万余人,覆盖面达90%,依法治理渗透到机关、部门、农村、社区和各行各业,覆盖面为100%,有力地促进了曾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切实加强领导,健全普治机构,认真组织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区工作
    结合曾都实际,制定了《曾都区关于2006-2010年依法治区暨“五五”普法工作规划》,并层层签订了普法工作目标责任制,较好地保证了普法工作按照计划顺利实施。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完善责任机制,强化考核。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有力促进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
    突出重点,创新载体,扎实开展“五五”普法
    (一)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等重点对象和重点法律的学习宣传。领导干部普法制度化,促进依法决策;公务员、行政执法和司法人员普法规范化,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青少年普法多样化,打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品牌,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法系统化,促进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农民普法经常化,打造矛盾纠纷调处品牌,把宣传法律寓于矛盾纠纷的调处之中,不仅创新了普法的新机制,而且创新了人民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的新机制。
    (二)扎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实现宣传领域全覆盖。法律进机关,建立中心组学法制度和干部学法制度,把法律知识纳入日常学习计划,依托区委党校和区人事局培训中心等阵地,进一步加强机关公职人员学法阵地建设,为公务员学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法律进乡村,在农村建立“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坚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组织培训,免费发放法律资料进农村,大力推进农村法治建设,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五五”普法期间,全区70%以上的村达到了创建标准;法律进社区,每个社区建立一个法制宣传橱窗,建立一个法律图书角,建设一支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立一套居民学法制度,每季度开展一次义务法制宣传活动,在部分有条件的社区建立一个普法广场;法律进学校,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真正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对全区的中小学兼职法制副校长进行调整和充实,全区所有学校都聘请了法制副校长,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广泛开展学法用法实践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网络;法律进企业,各类企业制定年度法制教育工作计划,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学习制度,加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强企业职工学法阵地建设,为企业职工提供学法平台,充分发挥企业法律顾问作用;法律进单位,做到“五有”,即有组织,有计划,有教材,有阵地,有考核。积极引导单位干部职工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法律知识培训、轮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依法维权、依法履行义务、依法承担责任的意识。
    (三)创新普法方式,努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与部分高校联合,举办执法人员培训班;二是开展法律知识趣味竞赛、有奖竞赛;三是寓教于乐,编排文艺节目宣传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四是开通政风行风热线。与市广播电台联合开通政风行风热线,每个星期安排一个行政执法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上线,直接与广大听众对话,解答法律咨询,解疑释惑,听取广大听众对本单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限期办理广大听众提出的合法合理的要求;五是以“有话就说,逢四说事”为平台,把法制宣传寓于矛盾纠纷的调处之中,在法制宣传中调处矛盾纠纷,在调处矛盾纠纷中宣传法律法规,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六是大力推广网络普法。
    普治并举,奋力推进依法治区和法治曾都建设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打造“责任政府”品牌,努力实现公正执法、规范执法。二是认真扎实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和文明执法教育活动,力求做到“服务零投诉,执法零违纪”;创新普法执法理念,实践执法为民,打造“服务政府”品牌,并力求做到“两个有机结合”,一是把普法执法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和利民便民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把普法执法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积极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公平正义。全区司法机关相继开展活动,法院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扎实开展 “效能建设年”、“公正司法树形象”、“人民法官为人民”“司法为民大讨论”“司法作风大检查”等学习教育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告状难、判决案件执行难的问题,努力提高法院的司法公信力;检察院突出抓好“阳光司法”“理性司法”“文明司法”三项工程建设,争创一流班子、一流队伍、一流业绩,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管理、规范执法;打造法律援助品牌,竭力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撑起一片公平正义希望的蓝天。区司法局和区法律援助中心把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提供无偿法律援助作为实现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的重要举措,作为执法执业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法治和谐曾都建设的大事来落实。2006年以来,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00件,基本上做到了应援尽援。
    (三)深入开展依法治理,巩固“三大工程”。在强化地方依法治理工程上下功夫,做到“三个严格”。一是严格目标考核。二是严格执法监督。区人大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司法与行政执法等专题检查活动。三是严格依法行政;在行业单位积极开展创建“依法治理示范单位”活动。针对“上学难、上学贵”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广泛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依法治理示范医院”。认真总结推广行业、部门依法治理工作经验,逐步扩大治理示范单位创建面;在农村广泛开展创建“民主法治村”活动。把“四五”普法时期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积极推进到创建“民主法治村”阶段,将“示范”转化为“推广”,目前创建率已达到70%以上,洛阳镇龚店村被民政部、司法部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村”。
    成绩属于过去,展望未来,曾都区将继续深入开展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法治曾都建设和“六五”普法进程,为和谐曾都再立新功!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法治和谐新曾都是如何构建的?——曾都区“五五”普法工作记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8 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