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曾都医院收到一封患者写来的感谢信,患者在信中表达了对该院医护人员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敬佩和感激。
9月10日,康复患者小刘再三握着该院医生的手,以感谢医护人员的救命之恩……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多年来,曾都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生命”为宗旨,全体医护人员以春风般的服务,精湛一流的医技,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受到广大患者的由衷赞誉。医院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荣获省“消费者满意单位”、“药品、物价信得过单位”、“安全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市、区卫生工作先进单位、“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加强组织领导
扎实有效开展创建工作
为医者,德为先。无恒德者,不可作医。曾都医院人深知只有具备崇高的医德,才能锻造精湛的医术和过硬的医风。
近年来,该院党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积极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从加强学习宣传、提高服务质量、强化职业道德、树立医院形象入手,不断加强对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创建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以创建促发展,提高了医院三个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该院按照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科学的创建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创建措施,确保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加强文明创建
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
院党委一班人认为,文明创建活动要以抓医疗服务质量和干部职工素质为重点,推动了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院党委成立了“中心学习小组”,坚持每月两次学习制度,把党委一班人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讲学习、讲团结、讲廉洁、讲奉献。与此同时,该院狠抓党政班子廉政建设。按照“党员干部廉政准则”,制定了医院党政班子 “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任期目标规划”等一系列廉政措施,树立了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
建设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医术精湛、作风优良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为此,该院开展了社会主义爱国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教育,培养了干部职工良好的职业道德。
加强医疗业务建设
提高医院的竞争实力
抓人才的培养。近几年,该院注重医院人才梯队的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法,选送到上级医院学习进修人员70余人次,请上级医院专家、教授来院讲课、会诊、手术120余人次,有160余人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开展新项目80余项。其中精神心理科《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加大设备投入。先后购置美国全身螺旋CT、日本产彩色B超、西门子DR、瑞典血液透析机、电子胃镜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高新尖设备,改善了就医条件,提高了诊疗水平。
创办特色专科。医院按照“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原则来发展专科技术,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群,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尖”。如精神心理科、骨外科、神经外科、眼科、口腔科、糖尿病专科、中医外科等专科技术使医院享誉随州。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丰富文明创建的内涵
近几年来,该院不断总结和挖掘蕴藏在医疗活动中、管理中、员工中的先进的医院文化,增强医院的凝聚力,激励员工爱岗敬业,为医院的改革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开展争创“文明科室、文明家庭、文明医务工作者”的活动,制定了活动考评细则,每半年评比一次,增强了科室人员的团结和家庭的和睦,激励了干部职工的敬业精神。开展经常性文化娱乐活动,活跃干部职工文化生活。大型节假日、院工会、团委、女工委组织开展棋类、球类、歌舞晚会等娱乐活动,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
积极参加义诊和献爱心活动。参加各种纪念日、抗灾、救灾义诊50多次。干部职工自发向玉树灾区捐款23430元,向结对共建夹子沟村捐款3万元,向驻地共建花溪社区捐款2万元,向随县高城镇白血患者王平捐款5000元。
加强优质服务
树立医院文明行医的良好形象
医疗市场的竞争,除了人才、设备竞争外,更重要的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因此,该院遵循“患者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全方位的为病人服务。一是抓行风建设。聘请了20名社会监督员,制定了 “廉洁行医十不准”,规范了医务人员从医行为,推行医务公开,让患者看明白病,花放心钱。二是开展文明优质服务活动。近两年来,医院组织开展了“满意,满意,更满意”和“服务在医院、满意在岗位”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强化了医务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共收到患者赠送锦旗80余面,表扬信、感谢信30余封。三是实施大病救助,救助困难患者。医院帮扶困难患者累计5000余人次,减免金额达100万余元。通过系列举措,密切了医患关系。住院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
该院一班人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在各级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再接再厉,继续促进医院各项工作向正规化、条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迈进,努力提升员工素质,优化服务流程,抓住机遇,把医院建设得更加美好,真正做到医患携手、共建和谐,使医院在巩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曾都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