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扎根深山一青松
作者:唐天才
  本报记者 唐天才 通讯员 邱大明 赵品强
  
    “江老师,我们来看您来了。”“江校长,你是为孩子们累病的,好些了吗?”连日来,因病在家休养的曾都区洛阳镇建国小学江兴武老师家里,不断有人探望,他们当中有从十几里山路外赶来的学校老师、学生,还有学生家长。一个已离职的普通小学校长的病情,为什么能牵挂着这么多人的心?
  
  
    舍小家顾大家
  
    江兴武1981年到建国小学任教,2003年担任校长。建国小学地处京山、安陆、曾都、随县交界之处,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大山之外的老师不愿调进来,本校的老师又急着申请调出去,但江兴武却犹如一棵青松深深扎根在大山之中。
    山区学生离校较远,大多数学生必须在学校住宿,学校急需配备一名保育员照顾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可是学校经费短缺,每月只能给保育员几百元的工资,招聘广告张贴了好长时间却无人问津。无奈之下,他只好做妻子的工作,让她到学校当起了保育员兼零杂工。
    建国小学原有两口水井,但地下水源不足,井水经常枯竭,影响了师生的正常生活。2009年9月,学校决定再打一口深井,为了凑足经费,江兴武自己垫资1万余元。为了节约材料费,他带领老师们一起到1公里外的采石场捡石头,用肩膀挑、用板车拉,10余方砌井用的石头运到了校内,而江兴武却累倒在返校的路上。
    今年8月下旬,江兴武感到浑身没劲,家人和同事们都劝他去医院检查,他说,临近开学了,我作为校长怎么能离开呢?又过了几天,他实在坚持不住了,才在妻子的逼迫下去医院检查,这才知道是患上了肝病。
  
  
    待师生如家人
  
    建国小学由于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学生中途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江兴武首先稳定教师队伍,数次找中心学校领导,把几个责任感强、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要到学校来,让师资力量得到加强。作为一校之长,江兴武对老师们倾注满腔的热情和无私的爱。
    郭永全老师是组合家庭,要供4个孩子上学读书,家境十分清贫。2001年秋他调进建国小学,不到3天,因地面湿滑摔折了右腿股骨。江兴武发动全校老师为他捐款疗伤,安慰他,给了他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第二年一开学,郭老师就一瘸一拐地主动来上班了。叶全武老师50多岁了,长期患有类风湿,脊背佝偻、指关节严重畸形。江兴武每逢到镇上或到市里办事,总忘不了垫钱给叶老师捎回几样常备的药品。天阴下雨时,叶老师关节疼得厉害,不能坚持上课,江兴武总是主动把他的课接下来,叫他安心养病。
    教职工稳定了,提高教学质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江兴武带领全校教师积极投身课改,大胆尝试,扭转了落后局面。江兴武经常对老师们说:“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责任。”低年级学生缺乏自理能力,生活上样样需要照顾,江兴武和妻子就主动地担负起了这个责任。课余时间,江兴武深入到学生中间,和他们拉家常,问他们生活上有没有困难、学习上有没有进步……去年5月的一个晚上,大雨滂沱,江兴武立即起床查寝,巡查到四年级寝室,听到学生吴传友发出一阵急促的咳嗽,他循声过去摸了一下孩子的额头,高烧!他急忙叫醒妻子帮着打伞,背起孩子冒雨深一脚浅一脚地朝卫生所奔去。吴传友的病很快治愈了,可江兴武夫妇却因淋雨感冒高烧了好几天。
  
  
    好老师赢爱戴
  
    父亲般的呵护,使孩子们与江兴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很多家庭两代人都是他的学生,邻居间有了纠纷,家庭产生矛盾,只要江老师一出面,问题都会烟消云散;谁家烧个好菜,有个喜事什么的,都会想起江老师。江兴武的女儿江素珍小时候曾跟着爸爸读小学,她记得在放学后不管跑到谁家,主人都会拿出最好的东西给她吃。多少年来从大山走出的一代又一代学生,都牵挂着他,逢年过节,他们会记得寄张贺卡;回乡探亲,也会到江老师的家里坐一坐。
    一路艰辛一路歌。江兴武连续9年被评为洛阳镇“优秀教师”或“先进教育工作者”,2005年被评为随州市学科带头人,2009年被评为 “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扎根深山一青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科教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