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位老同志 守住一个岗
作者:毛传荣、
本报讯 记者毛传荣、通讯员聂少峰报道:9月28日,曾都区惠民医院门前,一位臂戴红袖章的老同志手提撮箕和扫帚,时不时清扫路面垃圾。这时,一辆小汽车开到门前,他上前引导司机停在车位。记者发现,医院门前右侧小汽车一字排开,左侧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停放有序,人行道上干净整洁,临街墙面不见“牛皮癣”。 一张桌子、一个撮箕、一把扫帚、一个拖把,桌子上摆放着“门前四包”的牌子,这就是曾都区惠民医院设立的“门前四包”责任岗,由两位老同志“把守”。罗德江是其中一位,他说他去年10月应聘上岗,负责门前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停车秩序和车辆安全,每月工资800元。两位老同志都是60岁上下,非常珍惜这份工作,认真负责,每天早上6:30上班,三餐轮流吃饭,一直工作到晚上六七点,保持着门前良好的停车秩序和环境卫生。 曾都惠民医院的 “门前四包”为何能坚持得这么好?该院院长古新丽说,惠民医院是市、区两级政府针对低保家庭这个特殊群体设立的,不仅要为群众提供良好的诊疗服务,更要提供一流的就医环境和便民设施。以前,由于疏于管理,医院门前停车秩序混乱,常发生车辆被盗现象。为了树立好服务单位的窗口形象,医院从2007年5月开始,落实好“门前四包”工作,先聘请一个人,后增加到两个人,做好门前卫生保洁、车辆停靠秩序、绿化管理、墙面环境等工作。 市长刘晓鸣等市领导对曾都惠民医院的做法多次给予表扬,认为管与不管大不一样,提出落实“门前四包”就是要向曾都惠民医院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