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市淡·金饰俏·旅游热——盘点国庆黄金周市场
图一:市民在银川市某黄金卖场内挑选黄金饰品 图二:游客在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参观 政策调控趋紧下的楼市归于平淡,传统的“金九银十”或难显现,但“假日经济”却着实带火了国内消费市场。随着消费渠道不断拓宽、居民消费潜力增长,旅游、休闲、购物市场均呈现繁荣景象。 楼市成交往下探,观望情绪更明显 楼市传统旺季“金九”归于平淡,国庆黄金周的销售情况似乎也预示着“银十”风光不再。 3日拉开帷幕的上海房地产秋季展示会人气虽旺,但观望者居多;深圳等地的房地产交易会甚至出现了客流下滑、看多买少的局面。“观望情绪更明显,”一位参展商说。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十一”当天北京期房只成交98套,交易为近年低谷;国庆期间成交量比去年同期明显下降。宣武门外大街一家房产中介置业顾问小唐说:“往年国庆行情很火,今年却萧条许多,很多人都等着降价。” 优惠不明显,房价仍坚挺是许多意向购房者的看法。分析人士称,市民对房价下行的预期与开发商缺乏实质性降价措施间的落差,是房产市场交易低迷的主要原因。 中国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家房地产调控力度没有任何松动迹象,部分城市限购政策、银行收紧个人房贷也抑制了购买力。 黄金首饰交易旺,零售市场人气高 记者采访发现,节日期间消费者为日常消费和投资而购买黄金的意愿激增,黄金交易的火爆“成就”名副其实的“黄金周”。 在北京菜市口百货商场,许多首饰柜台前每天都围满了几层顾客。市民小陶买了一对千足金耳环。“比一个月前节省了好几百元,很划算。”长期从事黄金投资的姚女士认为,黄金价格调整较大,现在是入市的好机会。“打算买一些投资金条。” 西安市世纪金花钟楼购物中心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庆假期前4天,购物中心纯黄金制品销售额增幅同比达六成左右,并且投资产品的比例大幅提升。 在其他零售领域,商家整合优势资源,推出“品牌购物”,调动居民消费潜力。 “黄金周”期间,上海购物节、旅游节交相辉映,客流聚集、消费活跃,加上一些商圈主打“老上海”“十里洋场”的怀旧牌,让申城的节日气氛格外浓郁。 国庆期间,香港和内地商圈联合举办的“时尚香港@北京大集”成为京城一大商业亮点。据统计,开幕当天客流超4万人,42家香港企业销售额达110万元。 休闲中回顾历史,红色旅游受青睐 今年是建党90周年,国庆期间各地以伟人遗迹、红色印记等为主的旅游线路受到众多游客青睐,人们在旅游中回顾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1日的天安门广场,12万名群众观看升国旗仪式。有20多年党龄的朱先生说:“今年我们党90周岁,今天又是新中国62岁生日,这个国庆过得很有意义!” 在“革命摇篮”延安,延安革命纪念馆馆长张建儒说,节日期间纪念馆接待人数预计将达10万人以上,为历史最高;在哈尔滨,推出了“红色记忆之旅”精品旅游项目;在遵义,节日前三天,仅遵义会址景区就接待游客15.3万人。 “青年人热爱红色旅游是可喜的,”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要把红色旅游纳入到大众旅游发展的框架中去,与绿色旅游、大众旅游相结合。” 此外,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各地有关纪念辛亥革命的主题旅游升温。上海多家纪念馆、博物馆推出馆藏辛亥革命珍品展,掀起一股“文博热”。 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推出的 “馆藏辛亥革命文物展”公开了一批包括辛亥革命首义同志会名录等在内的罕见文物,游客较平时增加了一倍。 与各地红红火火的文化主题游相比,国庆前夕我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让许多科学迷将天文馆作为“微旅游”的首选。(据新华社10月7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