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根
说起延安,人们就会想到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想到杨家岭的窑洞、枣园的灯光,想起抗大和延安整风……是啊,从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到1948年的13年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了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胜利的基石。
60多年过去了,高楼大厦代替了窑洞,现代化的装备代替了小米加步枪,青山绿水代替了黄土高坡,然而,延安的故事、延安的精神、延安的传统、延安的作风却永远地铭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铭记在世世代代中国人民的心中。
延安的魅力在于有马列主义真理。去年,我有幸在延安干部学院学习半月,时间虽短,却给我留下极大的震撼。我看到,在延安的土窑里,毛主席挥毫写下的 《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指引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辉煌篇章;在这里,很多同志以膝盖当桌子,在昏暗的油灯下孜孜不倦地学习革命理论,自觉接受真理的熏陶。正因为革命前辈遵循马列主义,同心同德地艰苦奋斗,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迎来了民族解放的曙光。
延安的魅力在于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当年,延安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大家自己动手挖窑洞、建校舍,露天上课,河边洗漱,用的是马粪纸,点的是麻油灯。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向往延安,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来到延安呢?邓小平同志对此作了深刻的揭示。他说,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这是鼓舞我们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的巨大精神动力。
延安的魅力在于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延安,毛泽东等党的领袖同普通战士一样,都是住窑洞,都要参加大生产运动;延安的小礼堂,条件非常简陋,既没有固定座椅,也没有现代光电设备,但就是在这里首演了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延安,我们还可以看到毛泽东用过的小炕桌,刘少奇用过的小闹钟,周恩来用过的小瓷碗,朱德用过的小凳子,任弼时用过的小纺车……这一切,无不昭示着一种精神,一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的魅力在于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张思德,一个普通的战士,因公殉职,党的领袖毛主席去为他致悼词,并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宗旨写进党章里。正是这普通的5个字,划清了我党同其他政党的界限,也团结了全国人民与我们一道奋斗,去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
指引中国革命胜利航程的,是延安窑洞孕育的革命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精神支柱,就没有灵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官兵一致、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是我们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当年,毛主席能在小炕桌上写出惊天动地的大诗篇,我们也应在今天的条件下,谱写出现代化建设的更加壮丽的新篇章;昔日,革命前辈能在小窑洞里推动着抗日救国的大事业,今天,我们也一定能让延安精神发扬光大,磨砺奋斗精神,再创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