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评民议是第一标准——四论深入推进“三评两查”治庸问责工作
神农风 自我市召开 “三评两查”治庸问责工作推进大会以来,各地各单位行动迅速,掀起随州特色的问责风暴,治理“庸、懒、散、软”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推进,为规范行政行为、转变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推进随州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作风保障。 实事求是地讲,全市开展“三评两查”活动以来,随州经济发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同客商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温家宝总理年初在和群众座谈时就说: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我们看 “三评两查”的成效,也不能只看哪个干部、哪个部门得了多少分、排了第几名,关键还要看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也不是自己说这个怎么怎么好、那个怎么怎么不行,而是要让老百姓说了算,让企业和社会说了算! 正如人们常说的,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三评两查”治庸问责工作当然要把民评民议作为第一标准,轻当期评价、轻当事人的评价,重历史评价、重长期评价,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参与、少了群众的认可,就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我们检验“三评两查”治庸问责的成效,要把群众评价、基层评价、投资者的评价、服务对象的评价、社会评价作为根本评价,把是否解决实际问题、是否改善发展环境、是否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根本评价标准,把民评民议作为第一标准。而民评民议的核心和关键就在于公开透明,要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现在好多事有些部门尽管处理得比较公正,但群众有意见,就是因为藏着掖着、羞羞答答,该公开的不公开、该曝光的不曝光,结果适得其反。 市委要求“三评两查”治庸问责工作重点要在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增加群众的话语权上下功夫。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无论是突出问题整改、制度创新还是严格问责,无论是事前决策、事中监督、事后评价,都要坚持开门评议、开门治庸、开门问责,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将民评民议贯穿于“三评两查”治庸问责的全过程,注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考虑群众的感受。在评议对象的选定上,要继续把涉企、涉及群众关联度高的机关、科室、站所纳入评议范围;在评议方法的设计上,继续突出让企业和群众说了“算”,扩大评议对象普通群众、企业和“两代表一委员”的权重和参评人数;在评议活动的组织上,要确保公平、简便易行,克服形式主义,注重评议的质效,把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