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正确看待每一个人的能力
作者:下转第二版
  秋实
  
    最近,一则《初中同学小聚!感慨万千》的帖子在某论坛大热。帖中详述了初中同学聚会的景象:当年成绩差的不少人混得很风光,开豪车带名酒来赴宴;而成绩好的多半灰头土脸,囊中羞涩。发帖人由此感慨“读书无用”。
    成绩好坏与“读书无用”有关联吗?我说,没有。人不能总拿学校那点考试成绩来说一辈子的事,我们应该清楚,学校学的是书本知识,是基础知识,比如数理化。学习成绩考的好,也许是大脑偏爱这几科,或下的功夫多一点,这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就聪明些。学习成绩考的差,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就愚笨,他虽然对书本上的数理化知识兴趣少一些,但也许他对学习社会实践知识兴趣正浓。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中学母校庆典讲话中表示了对现行中学教育过于看重升学率的担忧,直言“不要让升学率成为学生脖子上的枷锁”。他认为中学教育出了“毛病”,考“第一”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期望学校做爱学生的第一,做让学生自由发展的第一。
    “根叔”的话,值得大家深思。一个人的聪明与愚笨,仅用考试成绩来衡量,是一种片面的观念。其实,仔细观察当今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在读书,只不过每个人所读的“书”不一样;同样,每一个人都很聪明,只不过每个人聪明的“着力点”不一样。
    我有一个儿时玩伴,他在普通高中毕业后,当过做陶瓦罐的泥工,当过搬铁砣的铸件工,当过国营企业的厂长。也就是说,当那些学业考试成绩好的同学,正安安稳稳、舒舒适适地坐在大学校园里轻松读书和享受生活时,他却在顶酷暑、冒风雨、踏雪霜,搬铁驮土,艰辛地劳动着,用艰辛和汗水谱写别样人生。
    劳动让他懂得了创造,社会让他学会了做人,实践让他收获了成功。凭着勇于吃苦和富于创造的精神,他将一个瓦罐窑厂从边远的黄土岗,搬进了大都市,用诚信和执著感动着他人,与二汽配套合作铸件厂,又带领一帮改制企业工人和农村兄弟进军建筑业。他自己依法获取应得利益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国家税收作出了贡献,还为社会和谐尽了责任。
    在这种艰苦创业的生活中,他每走一步实际上都在思考和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思想和观念。他从报纸和电视新闻中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从其他企业发展中寻找行业所需的技术知识。应该说,他也在读书,他在读实践书,读社会书,读时代书。
    按照帖子的观点,只有读书考试成绩好的,才配“开豪车带名酒”,否则便是 “读书无用”。其实,社会的前进与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比如建一栋房子,要有设计的,要有挖土的,要有砌墙的,要有制砖的,等等。这每一方面的劳动者,应该都有学习的优等生,他们的考试成绩都是优秀的,只不过,他们的考卷和考题不一样。
  
  (下转第二版)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正确看待每一个人的能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科教周刊】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