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战略新起点——随州专用汽车发展展望
作者:许享红
本报记者 许享红 姹紫嫣红金秋艳,蓝墙碧瓦养人眼,湖北奥龙专用汽车公司生态化、现代化的厂区令人耳目一新。10月16日,该公司负责人正与以色列客商商谈100辆混凝土搅拌车交货…… 这是“省部战略”合作之后的重要成果。 国产专汽,期待龙头做领航 为了支持 “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更加强大,去年12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湖北省政府,签署了共建随州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省部战略”协议。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表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提升“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价值和水平提供有效服务和有力支撑,努力帮助随州建成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 “省部战略”合作,体现了中机联和湖北省支持专汽之都做强的态度和决心。 乘用车、一般载货车生产行业,全国叫得响的企业众多,其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基本接轨。但专用汽车因为品类繁多、流水生产程度低,大企业不愿做、小企业做不好,因此形成了产业“夹缝”。 可随州具有独特的优势,上世纪60年代兴起的随州改装汽车产业,已积累雄厚的产业基础——厂房、设备、资质和研发、销售人才。到去年底,随州专汽及零部件规模企业达到125家,其中具备专汽生产资质的20家,这在全国并不多见。齐星、大力、程力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没有龙头带动的行业,发展一定缓慢,有了龙头才能加速发展。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经多轮调研、审核,于2007年11月将随州命名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这是民族专汽工业振兴的重要举措,更是对国产专用汽车龙头的期待。 省部战略,民族专汽做示范 “省部战略”合作目标是:在随州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以专用汽车为龙头,以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产业集中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技术含量得到明显提高;将随州确定为“中国(随州)国际专用汽车博览会”和“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发展论坛”永久性会址。 据统计,2000年到2010年间,我国专汽年产量从18万辆增加到185万辆,品种由1000多个增加到6000多个,专汽需求越来越广、分工越来越细。 (下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