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清水润万家——曾都区解决农村饮水难侧记
通讯员 郭定方 看着从自家自来水管里哗哗流出的自来水,曾都区何店镇王店村农民钱高举显得异常兴奋:“以前吃水要跑到几里外的堰塘里挑,人畜共饮。如今区里帮我们把清亮的自来水通到了锅边,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瞧,我家的几口大水缸早已经‘下岗’了!”。钱高举的“好日子”源自曾都区实施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据曾都区水利局负责人介绍,曾都区是全省干旱缺水县(区)之一,水资源整体短缺,以前70%的山区农民日常生活头等大事就是要到自家附近的堰塘挑水,取水耗时多,难度大。水资源安全问题和供需矛盾成为制约该区发展的“瓶颈”之一。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建设,计划用五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列入区政府 “十件实事”之一,狠抓落实。加大争资投资力度,推行“大水厂、大管网、大覆盖”城乡一体的建设模式,每年完成饮水安全工程7万人以上。争取用五年时间基本解决曾都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到目前为止,该区9.13万人告别了长期饮用污染水的历史,吃上了安全卫生水。 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曾都水利部门将农村安全饮水作为 “头号工程”来实施,推行“大水厂、大管网、大覆盖”城乡一体的建设模式,领导主抓、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服务。技术人员把水厂所 (站)当成自己的家,把群众吃水当作自己的事,管道安装在哪里,铺盖卷就背到哪里,夜以继日地干;沿线镇(办)配合默契,争先完成土方开挖回填任务。饱含党和政府温暖的输水管线犹如爱之长河,翻山越岭,跨沟过河,变成涓涓细流流进了千家万户。 “山沟沟里泉水一点点流,提起那挑水心里就发愁”,这首浸透了心酸的歌谣如今在曾都已渐渐逝去。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为水而苦、为水而泣,喝上了清粼粼的自来水。党和政府的关怀,正如一泓清澈的泉水沁人心脾,使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