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旱大灾促大干
淅河镇长岭村整修塘堰29口
作者:陈晓林、
本报讯 记者陈晓林、通讯员敖士州报道:“整修好了这口碾子堰,我的两亩水稻田来年再也不愁水了。”10月26日上午,随州经济开发区淅河镇长岭村69岁的老农代士依高兴地说。从8月份至今,长岭村已整修改造堰塘29口,全村3050亩水田,75%的面积可以做到旱涝保收了。 长岭村是远近闻名的 “旱包子”。在今年大旱中,该村2000多亩水稻严重受旱,3个组人畜饮水出现困难。今年5月,本报记者曾专程到该村报道了旱灾情况。时隔数月,当记者再次来到该村时,看到乡亲们正利用大旱之年堰塘见底的有利时机,大兴堰塘清淤扩建整修工程。 来到5组“明方拦水堰”施工现场,百米长的堤坝基本筑成。村干部夏定法介绍,这里原来有一口已经淤平的3亩左右的小堰。扩改建后,堰塘水面面积可达12亩,蓄水3万方左右,届时,可保障下游上百亩稻田的灌溉用水。在11组,记者看到两口建在山腰的堰塘,都已清淤到底…… 整改堰塘要花钱,修好之后要人管,长岭村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村党支部书记孙连虎介绍,已整修的29口堰塘,需要投资60多万元。这些资金主要来自三块:一是村组集体投资24万元;二是受益农户投资16万元;另有20万元由本村在外成功人士捐助。整修好的堰塘主要由扩建时被占地农户或堰塘所在组农户承包经营,签订合同,明确以灌溉为主。 特大旱灾,让村民们真切地感受到“有水才有粮”的现实。痛定思痛,乡亲们对整修堰塘的认识空前统一。淅河镇负责同志说,将在全镇推广长岭村的经验,再掀整改堰塘新高潮,全镇计划今冬明春整修堰塘300口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