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换季时节要当心哪些季节疾病
随州市中医院 何娇 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有些季节生病多,有些季节则生病少。据中医专家介绍,从疾病发生过程看,内因即人体的抗病能力是关键。人的抗病能力主要取决于免疫系统,如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堪称对付各种病毒的“特种部队”,这些细胞在各个季节的状态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 一年四季中,从11月份到下年的1月份淋巴细胞数量与活力最低,因而寒冷的季节易患感冒、支气管炎。只有春、秋季节,人体内免疫球蛋白增多,是一年中感染疾病最少的时期。但可诱发过敏性疾病,罹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食品)、哮喘等疾病的机会增加。 一些传染病,因其传染媒介受到季节制约而引起发病的季节变化。可分为严格与不严格两大类,前者的典型例子是乙型脑炎、丝虫病、疟疾等入秋当防的主要疾病。所以说,换季之时,亦是疾病转换之时。人们应该根据季节的不同、疾病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呼吸道感染 秋天气候变化复杂,早、中、晚室内外温度和湿度相差较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呼吸道粘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致使粘膜上皮纤毛运动(运动食品)紊乱,功能失调,防御能力下降,抵抗力减退,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等。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会加重。 因此,在秋季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加强锻炼,增加抵抗力,这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关键。 心血管疾病 秋天是心血管病的多发季节,因天气转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心脏血管负担加大,导致血压(血压食品)增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本身血液的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因此,在秋天,心血管病人应坚持服用治疗冠心病或高血压的药物,定期检查心电图和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预防感冒等可诱发心血管病加重的疾病。 胃肠道疾病 秋天患胃肠道疾病的人数往往会多于夏季,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有三个:一是苍蝇在秋季的活力并不比夏季弱,凡吃了被苍蝇污染过的食品,人就容易因胃肠道感染而腹泻;二是秋季天气凉爽,人的食欲增加,加之瓜果大量上市,有的人就暴饮暴食,致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三是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腹部着凉,或诱发结肠过敏,使肠蠕动增强而导致腹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