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夯实基础促和谐
(上接第一版) 加大保障投入 筑牢活动阵地 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大楼如一道漂亮的风景,便民服务大厅宽敞明亮,空巢老人们在文体活动室里悠闲地打牌、下棋……这是我市加大社区阵地建设投入带来的新变化。 近两年,市、区 (市、县)两级财政投入3000多万元改善社区办公环境,使全市社区办公活动场所平均面积超过了580平方米,并按照有一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场所、一个“有话就说”接待室、一个物业管理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一个商务中心、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等 “二十二个一”的标准,大力推进党员群众服务中心 “五务合一”建设,筑牢了党建活动阵地,使社区真正成为“党员群众之家”。同时,着力提高办公经费和工作报酬,有效调动了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市还加快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建成了集党群、综治、计生、兵役、社保、民政等信息为一体的社区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瓜园社区党委副书记张忠存向记者作了演示:他把自己的名字往系统里面一输,居住在什么地方,哪个小区,家庭多少人口,年龄结构,工作状况,入党时间,里面反映得很清楚。“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我们社区的计划生育、流动人口、党员管理都有好处。”张忠存说。 强化服务功能 构建和谐社区 服务群众是社区党建工作的主题,也是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市在街道成立综合服务中心,在社区成立公共服务站,充分发挥各类组织的功能作用,构建面向广大居民的公共服务、物业服务、关爱服务相互配套的多元化社区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建立为社区服务中心和公共服务站78个,专职工作人员410余人,为党员群众办理各类代理服务事项1.2万多件次,办结率达99%以上。 在物业服务上,全面推行了“自主型、自助型和自管型”的“三自”物业服务模式,实现了物业服务全覆盖,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居家花园是一个老城区拆迁后的还建小区,大多数居民收入较低,物业服务费多了他们交不了。“社区党委在小区里先建党组织,然后由党组织牵头成立物业服务中心,组建了水电收缴、治安巡逻、垃圾清运等服务队,实行自助式物业服务,每户每天七毛钱就能享受到全面周到的物业服务,社区居民都很满意!”飞来土社区党委书记胡自英说。 此外,各社区还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服务。广水街道办事处北湖社区、曾都区草店子社区成立治安巡逻队保安全,曾都区文峰塔社区打造“一刻钟”生活服务圈,前进社区实施“创业带动再就业”工程,瓜园、马家榨、八里岔社区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开办“四点半”学校,成立“空巢老人活动中心”、“留守儿童活动中心”……这些,让社区居民感到和谐幸福。 “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相信随着基层党建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市社区党建工作必将会谱写出更加华美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