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修好当家堰——曾都区府河镇因势利导挖堰塘
作者:陈云
  本报记者 陈云 通讯员 杨飞
  
    12月2日,雨后初晴,曾都区府河镇冯家畈5组一口在建的堰塘处,堰塘承包村民汪洲正和村民们一起忙着浇筑堤坝护坡。自11月初开挖以来,目前该堰塘修建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只等堤坝护坡底座积水干净后对其进行浇筑,年底即可完工。这口库容近2万方的当家堰投资10万元,建成后将惠及下游80亩农田。
    汪洲告诉记者,自己承包了堰塘和周围100余亩山场40年,投入了8万余元。计划堰塘建成后,发展养鱼、养鸭立体养殖,接合山场上种植的金银花,在家门口挣钱。记者看到,附近山场已经试种了30余亩金银花。
    今年大旱,曾导致府河镇上万亩稻田无水插秧。虽及时改种挽救了部分损失,但着实让全镇人认识到了水利设施对于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性。有鉴于此,府河镇委镇政府决定因势利导,抓住时机,在今冬明春大力兴修水利。该镇计划总投资1500万元,新改建堰塘250余口,确保全镇25个村每村都有两口万方以上的当家大堰。目前全镇所有新改建堰塘已全部动工,已完工190余口,其中万方大堰已建成18口。预计明年3月底之前全部竣工。
    记者在冯家畈村7组看到,一口承担96户人家人畜饮水的2万方大堰,水已经抽干,下一步将进行清淤治理。清出的淤泥将运往附近的山场,充作肥料。村民们说,这口堰建成年代较远,由于塘里长年淤积严重,导致鱼不能放、鸭不能养,饮水困难。听说要对其进行清淤治理,全村人热情高涨,纷纷过来帮忙,自愿出钱出力。
    据府河镇分管水利负责人叶全臻介绍,对于堰塘新改建资金,是积少成多汇集而来:对于万方以上堰塘,国家补贴专项资金每口1.2万元。除了政府“一事一议”的奖补资金外,村民再筹集一部分,或是拍卖水面换取建设资金,并借助包村单位和新“三万”工作组的帮扶等。
    为了确保堰塘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府河镇政府实行部门行政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堰塘的包保责任制,并将包保堰塘的建设情况与干部评选表彰等活动挂钩。成立了水利建设督导专班,10天一检查、督办,并通报进展情况。同时加强水利技术人员下村的咨询服务,确保建设质量。
    据悉,今冬明春所有新改建堰塘全部完工后,将新增旱涝保收面积3000亩左右。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修好当家堰——曾都区府河镇因势利导挖堰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