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级换代正当时
——对我市建材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毛传荣
本报记者 毛传荣 通讯员 彭涛 如果说随州产业经济是一棵参天大树,那么传统产业就是支撑它的根基和主干,建材产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枝。 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我市建材工业实现产值63.12亿元,同比增长64.78%,实现增加值18.71亿元,同比增长31.8%,对全市工业经济的贡献度仅次于汽车机械和食品加工板块。 这一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我市建材产业在推进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两型”社会建设中,加快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不断推进产品升级换代,逐步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 水泥工业废旧立新 水泥工业曾是污染的代名词,庞大的立窑和高耸入云的烟囱是其标志。现在,这些东西很难一见了。 随州金环水泥是我市最大的水泥厂。2009年,公司拆除立窑生产线,投资6000万元改建年产100万吨的水泥粉磨站,技改全面升级后,基本实现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零排放,粉尘和噪声污染大为降低。今年前10月,公司生产高标号水泥80万吨,实现产值2.6亿元。 华新水泥随州公司和鼎盛水泥公司是我市另两家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均达到了自动化和清洁生产,合计年产值约1.5亿元。 推广使用散装水泥,是水泥工业转型的重大举措,而预拌混凝土的应用,是推广使用散装水泥的一个重要手段。 2006年,我市通过招商引资,建立了第一座年产预拌混凝土40万立方的混凝土搅拌站,开创了城区使用预拌混凝土的先河。随着“禁现”(即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和混凝土)的顺利实施,随城和各区市县相继建成6家混凝土搅拌站,城区所有建筑工程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全市每年供应散装水泥约40万吨,水泥散装率达55%以上,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约30万立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 新型建材脱胎换骨 永阳防水公司是我市新型建筑材料的杰出代表,作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其科技创新能力为业界称道,生产的“永阳”牌系列产品畅销全国。 公司负责人表示,建筑防水在整个建筑产业链中的发展空间无限,其应用领域已从以传统的房屋建筑防水为主,向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桥梁、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防水领域延伸和拓展 目前,该公司的产销值达到了1.2亿元,正致力于建设高科技型建材基地,奋力实现工业产值3亿元、利税7000万元的目标。 新型墙材是近年来我市着力发展的产业。目前,全市获得认定证书的规模以上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已达24家,产品涵盖了砼标砖、砼多孔砖、砼空心砖、砼小型砌块、蒸压灰砂砖、加气砼、轻质隔墙板等3大类7个品种,年生产能力5.3亿标块,年产值上亿元。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我市新型墙材企业规模较小,产量低,品种单一。现在大多数墙材企业都是生产混凝土标砖、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空心砌块几乎没有生产,今后要在丰富墙材品种上多下功夫,在产品质量上再上档次。(下转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