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万老板当“村官”——记广水聂店村党支部书记何永存
作者:毛传荣
本报记者 毛传荣 通讯员 何亚凌 在外从事水电工程、资产数千万的广水市关庙镇聂店村大老板何永存甘愿回到家乡当“村官”。他说:“一个人有了钱只是个人经济价值的体现,而为父老乡亲做点事才是实现了人生的社会价值。” 一年来,他为村民办好事、实事无数,深受乡亲们拥戴。上月,他又高票当选为随州市三届人大代表。 1984年,高中毕业的何永存在村里当过教师和一段时间的村干部。1993年,因为家庭贫困,他离开家乡,到三峡从事水电建设工程。经过艰苦创业,目前拥有了600余人的水电施工团队,先后转战11个省市,参与11个大型水电站建设,每年工程量近亿元。 虽身处异地,但他从未忘记家乡的建设,十几年来共为村级建设捐款6万余元。2010年底,聂店村支部、村委会班子因经济问题面临瘫痪。他顶着全家人的极力阻止和亲朋好友的好言相劝,不顾村里负债280万元的压力,经镇党委推荐、村支部大会选举出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同时高薪聘请管理人员负责自己企业的管理。 一年多来,他把自己近二十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带回家乡,用自己积累的财富为聂店村的建设和发展出力,造福百姓。为了村级建设,他四处跑关系、找项目、筹资金。面对几十年一遇的大旱,他带头捐款2万元,号召在外老板捐款6万余元,购置抗旱设备6台,实现了水稻大丰收。他牵头想方设法补办库区移民项目申报手续,追索项目资金60余万元,申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个,兴建塘堰5口、涵桥1座、机耕路2.7公里。垫资9万余元,扩建了3间2层村卫生室,配齐了设施,开通了村级门诊统筹,实现了村级合作医疗零差价,成立了聂店村永存基金帮护站,个人帮扶资金6000余元,让全村百姓不交一分钱的挂号费。村里有大病户、特困户,他慷慨解囊,共捐款6000余元。他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一年节省费用5万元。 为了村级工作正常开展,他公司、村里两边奔波,费用高达18万余元,没有在村里报销一分钱。2010年年底,村干部工资没着落,他垫资8万余元,但他自己至今没领取一分钱的工资。 有人对何永存的举动不理解,而他却坦然地说:“老百姓给了我这个舞台,就要演出一台精彩的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