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猪倌”的快乐
——三里岗镇刘店村农民张大友的致富路
作者:张清
  本报记者 张清 通讯员 张柱
    野猪生性凶狠,攻击性很强,人们往往避而远之。可在随县三里岗镇刘店村,农民张大友却养起了野猪,由尝试喂养到扩大养殖规模、开拓野猪肉市场,五年中,他体会到的不仅仅是创业的艰辛,更有喂养野猪给他带来的快乐。
    日前,记者在张大友位于刘店村五组的野猪养殖场看到,一头头近百斤的野猪在山林中悠闲地寻食。“咣咣……”张大友夫妻盆子一敲,三五成群的野猪立马从树林里钻出来,安心的吃起投放的大白菜来。
    张大友养野猪还得从2006年说起。一天,张大友无意间看到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介绍一位农民因喂养野猪一年收入五六十万元的消息。
    “我觉得养野猪是一个致富路子,三里岗山场面积大,正适宜养野猪。”张大友说。
    心动不如行动。随后,张大友买了一头纯种公野猪回来开始尝试喂养,但是由于没有任何经验,3个月的细心喂养,小猪仔却只长了一斤半,看到这种情况,一家人都开始反对他养野猪。然而,张大友却认为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做好。此后,坚持喂养野猪的同时,张大友四处取经学习。2009年,他在自家承包的200多亩山场上投入40多万元建起了圈舍,围起了坚固的院墙,正式开始饲养野猪。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大友买回来的野猪仔长了六七十斤,并与两头母猪配种产下两窝猪仔,经过两代繁殖,猪仔已经与纯种野猪非常接近了,与野猪习性相同,适宜放养。
    眼下,张大友的养殖场已发展野猪200多头,一头野猪可获纯利1600多元。张大友说,目前最大的困难是缺少资金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但是他会坚持到底,当好农民“猪倌”。
    “我准备明年到后年将养殖规模发展到500至800头,再带动周边的农户共同养殖,共同致富,达到一定的数量后,进行猪肉深加工,搞腌制、熏干,再真空包装推向市场,增加它的附加值。”张大友满怀信心地说出了近期目标。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猪倌”的快乐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随州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