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好堰塘利农事
——随县小林镇挖堰塘见闻
作者:冯家园
本报记者 冯家园 通讯员 李仁毅 “只要堰塘蓄满了水,下面的400多亩稻田就能丰收啦。”3月2日,随县小林镇石家嘴居委会书记张华义自豪地说。 去年,由于连旱,该居委会四组喻家冲光用于抗旱的费用就达30多万元,且稻田的收成也不是很好,村民希望能修一座大堰,蓄水保农事。该组村民喻德旺说:“冲里堰塘少也小,年久缺少保养,天一干,农田里就没水,只能在河里提水。” 农事水为先。村民强烈的要求及去年干旱提水的一幕幕时常浮现在张华义的眼前。全省“三万”活动启动后,张华义与村委会一班人决定在喻家冲修建一口大堰,以保障400多亩的农田用水。 去年11月份,在村委会出资20万元、村干部筹集资金20余万元的基础上,工程动工了。两台工程机械加班加点的施工,村民也自发投入到建设中。“早一天建好,就能早一天蓄水,其灌溉的400多亩农田丰收就多一份希望。”张华义说。 记者看到,大堰塘的堤坝横冲拦截,5条小山冲的水将齐聚于此,塘内已经蓄了不少的水,整个堰塘犹如人的手掌一般。据了解,该堰塘的坝高10米,坝长100米,承雨面积250余亩,库容10万立方米,成为小林镇新修的最大堰塘。 张华义表示,堰塘修成后,除保障灌溉以外,还将新建养殖场,兴办农家乐,集养殖、灌溉、休闲于一体,也为村委会增加了收入。当前,该居委会已新修堰塘25口,每组都有一口当家堰塘。“有了这些堰塘,我们以后吃水种田都不用愁了。”喻德旺说。 兴修水利利千秋。“三万”活动启动后,小林镇积极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兴修堰塘,保障农民的生活用水及农耕。祝东村在市交通运输局的帮扶之下,整修堰塘11口,增加有效蓄水4万余方,新增灌溉面积500亩。大坡岭七组居民吴建学投资11余万元,新修了大坡岭村土门大堰,蓄水4.7万方,解决大坡岭村七组居民290余亩农田的灌溉问题。目前,该镇已经新建、整修堰塘258口,平均每组2口,实现了一组一口当家堰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