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 幸福
——我市小区物业专项整治透视
作者:冯家园
本报记者 冯家园 通讯员 刘文玉 黎鹏 这是同一个小区不同时期的两个场景:车辆乱停乱放、绿地乱搭乱建、广场成晒场、大门随便进;车辆规范停在停车位内、广场绿地多了、没有违章建筑。你更喜欢哪个?毫无疑问是后面一个。 一年前的文峰都市花园就是前一个场景,去年大变样,是后面的场景。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推进的小区物业管理专项整治工作。 一直以来,随州小区物业管理乱象备受市民的诟病。在2014年年初举行的 “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建议,加强城市小区物业管理,构建幸福生活小区。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小区物业管理专项整治,以文峰都市花园、左岸星城两个小区为试点,带动全市物业管理的规范化。 架构更明晰 物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物业公司、社区、业主委员会等都需发挥作用,相互协调。但之前的文峰都市花园、左岸星城的各方代表各自为政,相互抵触,造成物业管理工作难开展。 专项整治实施后,整治小组首先就拿物业管理架构“开刀”,通过调查摸底,组织召开业主大会,建立了“三位一体”的联动服务机制,即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实行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通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 “三位一体”的联动服务机制,明确工作责任主体,为整治工作推进搭建基础平台。 文峰都市花园小区业主委员会代表表示,有了工作的平台和机制,我们工作才有了方向和抓手,才能更好地行使业主委员会的权利,才能更好地传递群众的诉求和心声。 环境整治为了群众,应该广泛地听取群众的意见。整治办组成20人工作小组,历时一个多月,完成了文峰都市花园87栋2330户群众入户调查,占总住户2701户的84%,收集群众心声。经过反复讨论,反复征求群众的意见,形成 《文峰都市花园物业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整改更深入 开展试点整治工作以来,共召开专项整治会议36次,下发整治进展通报3次、督办函32份,纪检监察部门专项督办3次,整治专班召开督办和协调会议52次,举办专题培训班2次。通过领导重点督办、专班随时督办,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有力地推动了整治工作开展。 整治过程中,按照开发、物业企业为第一责任主体、各职能部门负监督责任、市区二级政府兜底责任原则,对照工作方案,部门分工协作,先易后难,有序推进整治工作。 如今,文峰都市花园物业用房已顺利开工,地基完工,预计4月底竣工交付使用。铺设视频监控光纤13000米,安装楼栋夜光漆标识牌272个,增加灭火器102个,增加消防水带、水枪360套,整修排水设施4处,增设健身设施2套,建成生态停车位122个,安装4个大门门禁系统4个,发放车卡1346张,行人钥匙扣2362户、4897人,减速慢坡9处,取缔茶馆6家,核发美容店卫生许可证3家,关闭违规餐饮店6家,补植绿化15处,拆除全部违章建筑26处,追缴欠费业主360户73万元。 左岸星城小区也是如此。北大门整治完毕,取缔随意开门13家,31栋房屋已完成竣工验收手续,进入房产办证程序,新建地下排水管网雨水收集池,完成顶管工程,正在安装排涝泵站,增加生态停车位275个,安防监控设施已施工完毕,增加高清监控摄像头87个,修复摄像头35个等。 借鉴省直机关车位货币化成功经验,我市还初步偿试车位货币化,规范停车管理。充分征求业主意见,改造绿化,增加生态停车位,并将生态停车位的使用权租赁给业主,租赁资金主要用于专项整治。目前两个小区车位货币化正在进行之中。 群众更满意 “现在,小区生活环境更好了,车不乱停了,房屋不乱搭了,绿化也更美了。”近日,面对记者,文峰都市花园居民叶女士表示,春节期间,来来往往的客人都感觉小区变化很大,变得更宜居了。 整治的目的是提高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因此,物业整治让居民群众参与到整治工作的各个环节,整治小组让业主自己决定小区整不整、怎么整、整什么、整的过程好不好、整治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等。如召开业主代表座谈会,初步设计阶段听取居民的意见和需求,施工过程中邀请业主委员会全程参与监督,验收接管时业主委员会签字确认,后期管理模式由广大居民决定……这一系列措施充分调动广大业主参与整治工作的积极性,达到让群众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目的。 去年9月12日,整治办举办全市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让物业公司和广大业主进一步了解、掌握物业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现在管理更明晰,更有胆量,更有信心管好。”文峰都市花园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表示。 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小区环境越来越好,群众也越来越满意。我市也将推广试点经验,完善政策、以点带面,努力用3-5年时间提升全市物业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