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筑巢引凤 借力腾飞
——广水市对外开放工作侧记
作者:彭晓华
  特约记者 彭晓华
    初夏时节的广水,发展的热潮炽热升腾: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风电项目遍地开花;高端制造业异军突起,智能产业扬帆起航;广铜铜业订单充足,产销两旺;风机产品漂洋过海,出口创汇……
    “唯有深化对外开放,才能加快跨越发展。”昨日,广水市委书记吴超明表示,将在更深层次推进改革开放,打牢投资支柱,再造环境优势,引爆发展活力。
    近年来,该市将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大招商谋求大发展,以大开放促进大跨越,加快赶超进位,谋求跨越发展。2014年,该市引进到位资金6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过10亿元项目3个,引进重大项目取得突破;利用外资2558万美元,外贸出口8000万美元,分别增长32.3%、15.3%。
  走出去 引进来
    “聚集大开放,打牢投资支柱。”广水市将招商引资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充实招商力量,拓展招商渠道,以大开放推进大招商,以大招商推进大发展。
    该市积极适应宏观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修订完善鼓励投资政策,严格实施项目“五度”管理,切实提升招商质效。该市推行“产业招商”,围绕主导产业组织专班、选派干部进行产业链招商;推行“精度招商”,加强与广水在外商会对接,积极筹办江苏、广东等项目推介会,狠抓大项目跟踪对接;推行“市场招商”,开展低效闲置用地清理,引导现有企业二次招商、嫁接招商。
    3月13日,该市25名干部分赴山东济南、浙江嘉兴、广东东莞、福建福州等地离岗招商。今年一季度,该市共组织11次小分队外出招商,市领导分别带队赴上海、浙江、江苏、北京、十堰等地拜访客商、洽谈项目。
    4月29日,该市在山东济南举行2015广水(济南)招商推介会,宣传广水优良的投资环境和招商项目,现场签订了100兆瓦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等3个项目,协议引资25.5亿元。当天,市委书记吴超明、副市长朱明武带队拜访了力诺集团、北车风电有限公司、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华岳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等。
    “走出去,引进来。”清明节期间,该市抓住广水籍在外人士返乡祭祖的有利时机,举行了广水商会代表座谈会,诚邀老乡们回广水投资兴业,与家乡携手发展。在乡情、亲情的感召下,当场签约LED控制器、钼酸钠催化剂等12个项目,协议投资20.2亿元。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该市共引进到位资金16.27亿元,新引进投资过2000万元以上项目11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6个,续建投资过2000万元以上项目67个。
  大招商 招大商
    “创新招商模式,提升招商质效。”该市着力改进招商方式,围绕新型产业及重点产业,优化园区平台,主动与国内大企业联系,积极研判500强企业、上市公司、行业10强和国企央企的投资布局,开展一对一、点对点招商,主动上门招商。按照发展规划,编制新的招商项目,推进网上招商和代理招商。坚持引进项目论证制度,注重投资强度、税收额度、环保程度,切实提高招商质效,引导督促企业再次招商、以商引商,盘活做大企业。
    该市着力突出“四新”招商(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新型现代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金融业(银行、担保等)、文化、旅游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招商,以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同时,围绕风机制造、金属冶炼、印刷包装、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现有主导产业,着力引进产业配套企业,促进上下游企业深度融合。
    该市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扩充招商骨干,强化招商促发展理念,强化一把手责任,调动积极性,激发各级干部招商热情,善待真抓实干的干部。充分发挥招商分局、招商专班、驻外机构的作用,继续外派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离职招商,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招商。充分发挥以商招商的示范效应,发挥广水在外同乡会、商会、老乡的桥梁作用。
    近一两年,弘亿物联网、金银卡纸、昌宏纺织等项目纷纷花落广水,中粮集团、华润电力签约落户,广净环保、德润锂电池、建威科技等竣工投产。2014年,该市实施投资过千万工业项目72个,竣工31个。
  引得进 做得强
    “亲商、安商、稳商、富商,做好招商引资的‘售后服务’。”发展环境是一个地方的招商名片,是一个地区的活力象征。为此,该市大刀阔斧地抓环境、树形象、聚人心,打造发展软实力。市长黄继军介绍说,该市通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精心打造要素集聚的“洼地”,努力构建一个投资成本低、收益高,有利于资本、人才聚集的集中地,不断增强发展“软实力”。
    “围墙内的事企业办,围墙外的事我们办。”该市坚持“零距离服务、等距离交往”,推行帮办首席服务制、限时办结制。着力开展融资解困大行动,深化政银企合作;大力开展用工帮扶大行动,把大招工放在大招商同等位置,推进镇村联合招工、技工学校对口培训,切实解决企业招工难题;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大行动,辣手整治“吃拿卡要”,严肃问责“科长乱政”,严厉打击“四强六霸”,不断创优发展环境。
    “通过招引企业的现身说法,吸引更多的客商投资广水。”该市坚持以商招商的理念,通过对已落户企业的扶持,帮助其尽快做大做强,用落户企业的成功和现身说法,来提高广水招商引资的信誉度和吸引力,不断放大招商的“火种效应”。
    该市加强改革谋划,抓好各项改革措施在广水落实。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三集中、三到位”为重点,加快完善网上审批平台,推进并联审批;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以权力“瘦身”推动发展“强身”,通过改革引爆发展活力。同时,深植创新创业文化,实施“回归工程”、“草根创业行动”,鼓励人才回乡、项目回迁、资金回流,让每一个怀揣创业梦想的广水人都有机会出色出彩。
    “引得进,留得住,长得大,做得强。”该市市长黄继军说,广水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先导战略,牢固树立“客商第一、企业家老大”的意识,使广水成为创业者的乐园、投资者的舞台!
  盘活“第一资源” 促进跨越发展
  广水实施“135”人才驱动战略
    本报讯 通讯员白贵金报道:“人才是第一发展资源。”广水着力实施“135”人才驱动战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服务平台,多方激活“第一资源”,不断提升人才对跨越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
    据介绍,“135”人才驱动战略,即“强化第一资源理念,构建三大人才机制,实施五大人才工程”,深入推进专业人才、农村人才、青年人才、企业人才、在外创业人才5大类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构筑区域竞争新优势。
    该市采取多种措施,全力营造尊重人才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和舆论环境。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研发中心、产业研究基地的建设,致力改善企业人才的研发环境。对引进的高层次企业人才及其配偶、子女提供就业、就学、就医等“绿色服务通道”。将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纳入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协会管理,将优秀青年人才纳入团支部开展活动并组织专题培训班,将优秀的农村实用人才纳入入党积极分子、村(社区)后备干部。落实领导联系人才、慰问人才、健康体检等服务工作,开展各领域人才的评选表彰活动,加大对优秀人才和先进人才工作单位的宣传力度,营造重视人才和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
    该市着力完善统筹协调机制、述职评议机制、科学决策机制,不断对人才工作进行细节优化、制度优化、程序优化。该市先后出台了 《关于印发<广水市委人才工作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广水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加强了对人才工作的统筹协调。该市组织12个市直人才成员单位召开人才工作述职评议,现场述职测评;召开镇办人才工作暨示范基地评比会议,评出十大示范基地;召开青年人才ppt展示述职会议,与人才的年度考核直接挂钩。在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策划重大人才工程、制定人才引进培养政策、评选表彰优秀人才等方面,均通过实地考察走访、专题座谈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实施专业人才工程。2014年以来,该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拔尖人才“助企业、助行业、助青年、助发展,送科技、送教育、送文化、送健康”的“四助四送”活动,带动医疗、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和企业战线近千名优秀专业人才,深入到17个乡镇为近万名群众服务。
    实施青年人才工程。着力抓好全市“本一批”以上学历的青年引进人才队伍,新建2个青年人才团支部,带动近千名青年开展“水源地义务保护、关爱留守儿童、为孤儿圆梦、关爱孤寡老人”等公益性活动20多场次。今年5月,该市人才引进团支部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全省“本禹志愿服务队”。
    实施农村人才工程。出台了《广水市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健全了农村实用人才的结对帮扶制度、职称评审制度、政策激励制度。2014年,该市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000人次,组织评选农村实用人才初级职称200个,评出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基地10个。通过开展活动,让广大农村人才“做事有人帮、职称有人评、进步有人推”,推动了农村人才集群致富。
    实施在外人才工程。以“在内广水人”为依托,以20多万“在外广水人”为纽带,以“双引双带”(引在外成功人才、引资金,带动群众致富,带动人才回归)活动为载体,建立了2500名人才的《在外成功人士信息库》,向2200余名在外成功人士抛出“绣球”,引回了400多名创业成功人才,引进了近2亿元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等。该市杨寨镇丁湾村在外成功人士丁云林致富不忘桑梓,返乡投资近4000万建设汝堂春官驿农耕苑,为乡亲们提供了28个就业岗位。丁云林还将编制《丁湾村美丽乡村控制性详规》,整体规划打造丁湾村。据初步统计,该市“双引双带”人才反哺资金超千万的达10人。
    实施企业人才工程。积极为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搭建平台,企业活力大幅增强。2014年10月,该市湖北永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挂牌,该院士专家工作站是全省建材行业首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对提升该市建筑材料产业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2015年4月,国际欧亚科学院与湖北金悦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联合组建了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湖北金悦院士专家工作站,由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陈峰担任站长,开发富有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绿色休闲产品,拓展欧美日韩等国际市场。
  科技创新成广水经济发展强力引擎
    本报讯 通讯员李利报道:广水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拓展创新发展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
    该市注重培育科技型企业,帮助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去年至今,该市有2家企业被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目前,该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6家。
    该市完善科技创新政策,重点提高了对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技术平台、重大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的奖励补贴比例,通过激励机制鼓励科技创新。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奖励3万元,获认定的省级技术平台奖励5万元,获省以上重大科技成果的,给予10万元以上专项资助,年兑现专利补贴近20万元。该市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去年,该市有30余家企业获资助,该市税务部门按照国家相关优惠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费700多万元,该市科技部门为高新技术企业争取项目资金支持500多万元。
    该市拓宽视野,借智借脑做强“第一生产力”。该市科技、经信、农业、科协等部门积极承接北大、清华、武大、华工等高校博士服务团、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动邀请院士专家、省级特派员到广水讲课,每年帮助企业解决重大产业技术难题和产品工艺技术问题20多个。双剑风机、省风机厂、广固集团、金悦农产品、同一石化、永阳防水等一批规模企业,累计聘请院士、高校院所教授和高级工程师32名。
    目前,该市已有省级技术平台9家,院士专家工作站3家,省级科技示范基地6个。2014年,该市完成专利申请量283件,其中发明专利100件,企业专利占申请总量的72.8%;组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7项,完成省级以上科技成果登记4件;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12160万元;登记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2个,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42亿元,同比增长12.5%。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筑巢引凤 借力腾飞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8 版:广水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