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聚发展之力 争竞进之先
中共广水市委 广水市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我们高举“圣地车都、神韵随州”战略大旗,围绕“打造中国风机名城、建设县域经济强市”目标,以“三严三实”教育为总揽,在经济下行不利形势下,逆势而进,逆势作为,牢牢把握投资优先、工业优先、实体经济优先“三个优先”,全面实施“六大百日行动”,保持了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
    实施“三大工程”以升级增效推进发展提速
    一是园区扩张工程。筹资3亿多元强化十里、东三镇两大工业聚集区综合配套。十里集聚区,在贯通南环大道和7条区间道基础上,启动编制29平方公里控详规划,投资4000万元,加快建设园区2号地块区间道、7号路、刘店路等道路,园区面积成倍扩张。东三镇集聚区,按照广办南环园区、开发区工业园、杨寨工业园“三园一体”要求,武阳大道、冶金大道贯通运营,园区征地拆迁和水电路讯建设全面铺开。元至5月,两大工业集聚区新落户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30多个,累计落户项目200多个,两大百亿园区初现雏形。
    二是产业倍增工程。围绕打造风机制造、医药化工“两大百亿产业”,加快湖风、双剑等重点骨干企业技改扩能,湖风风机成功对接武汉地铁,中国风机名城名片进一步擦亮;狠抓医药化工产业升级,引进投资3亿多元打造药品、保健品、食品“三品”基地,医药化工板块突破50亿元。狠抓绿色能源产业升级,投资20多亿元的中华山风电、花山风电、武胜关风电、孚阳光伏发电等开工建设,二妹山风电三期并网发电,总装机达40万千瓦。全市税收过1000万元企业5家,过100万元企业21家。
    三是企业成长工程。大力开展“一企一策”帮扶,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把省里调度的县域经济专项资金、小微企业扶持资金分配到相关企业,帮助重点骨干企业度过资金难关。截至4月底,工业贷款余额14.8亿元,较年初增长3.8%。对重点骨干企业设立2000万元担保金,与湖北担保集团开展合作,按1:10的比例放大,为企业担保贷款。设立4000万元征地滚动资金,专项用于收储工业用地,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把大招工放在大招商同等位置,建立招工激励机制,帮助企业招工2000余人。元至5月,全市新增规模企业18家、达207家。
    拓展“三大路径”以开放开发争创发展优势
    一是在推进改革上下功夫。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将全市所有审批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精减行政审批188项,下放“四化同步”审批事项21项,“政务超市”效应进一步显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今年新增个体户1268个、新增私营企业167家。大力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鼓励承包经营权向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流转,全市流转土地13.2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904家,农业龙头企业63家。
    二是在拓展招商上下功夫。全面实施招商引资百日活动,推行“产业招商”,围绕主导产业组织专班、选派干部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广仁药业、华鑫炉料、广彩印刷等项目,拉长了产业链条。推行“精度招商”,加强与广水在外商会对接,整合“在家广水人、在外广水人”两股力量,组织江苏、广东、山东等项目推介会,引进投资5亿元的红星美凯龙、投资3亿元的五洲国际城,形成“项目请进来、人才走出去”的互动格局。推行“市场招商”,引导现有企业二次招商、嫁接招商,昌泰纸业、新诚达制衣等项目通过兼并重组、盘活做强。元至5月,引进到位资金22.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大项目7个。
    三是在创新创优上下功夫。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设立电子商务产业园,新楚电子商务、自然行电子商务等一批电子商务公司投入运营。全市备案淘宝商户356家,有销售实绩232家,其中工业企业39家。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全面加强广彩、双剑等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企业达16家。大力开展装备创新,广同控股投资2亿多元引进智能机器人项目,着力打造全省智能装备产业园。大力开展物联创新,投资2.3亿元的弘亿物联网加紧建设,建成后可向交通、医疗、建筑、工业、农业等行业用户提供智能化系统设备、制造集成及专业服务。
    擦亮“三大名片”以精心打造彰显发展特色
    一是“凤凰城市”名片。广水市标“凤凰翔舞”,寓意凤凰涅?,浴火重生。为传承千年凤凰文化,我们致力建设“凤凰城”。在投资3亿元贯通“广水快线”基础上,投资21亿元启动马都司生态新城、应山大道暨“一河两岸”、老城区畅通工程等“六大板块”建设。目前,投资16亿元马都司生态新城,正在加快“五纵三横”路网建设,拉开了凤凰城市框架;印台文化生态园完成规划评审,即将全面启动;投资2.9亿元推进京港澳高速连接线建设,打造直达大悟高铁“快速通道”。
    二是“美丽乡村”名片。坚持“城乡一体、城乡统筹”,采取“四种模式”,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桃源“乡情乡愁”模式,抢抓桃源村被评为“全国美丽乡村”和“荆楚最美乡村”机遇,围绕4A景区目标,采取市场模式,引进宁波江南山水旅游公司投资2亿元,整体打包建设桃源,形成人回归、鸟回归“两个回归”效应。白龙整体搬迁模式,抢抓十五军空降场搬迁机遇,坚持军民共建、双拥互动,把白龙打造成全省新农村示范村。丁湾现代农庄模式,杨寨丁湾引进湖北鑫禨科技在投资5000多万元基础上,今年再投入2000万元,流转土地1500亩,栽树种苗,扩大种养,打造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庄园综合体。兴河村企共建模式,陈巷引进湖北三丰集团投资3000多万元在兴河创建洁美家园,今年再投资3000万元开展塘堰整治、农田改造、荒山绿化,规划寿山旅游产业园、观光农业功能区。筹资2.5亿元实施“绿满广水”三年行动,计划植树造林28万亩,今年完成“乡情林”4.5万亩。
    三是“本土文化”名片。以“凤凰文化”为引领,以“三乡文化”为抓手,以杨涟文化、连氏文化、詹王文化为基础,致力打造具有广水特色本土文化。抓住央视报道马坪小河治理“小财政、大民生”经验、马坪美食走进央视《远方的家》宣传效应,借助“四化同步”契机,全面铺开詹王食博园后期工程,积极筹办詹王美食文化节,詹王故里、舌尖广水进一步叫响。抢抓“三城同创”机遇,投资500万元的杨涟文化广场启动建设,60万字历史小说《杨涟正传》即将出版,与央视合作投拍《杨涟》微电影,“杨涟广水、广水扬廉”品牌逐步叫响。
    实施“三大行动”以履职担当优化发展生态
    一是“暖企”行动。坚持“经济下行、暖企上行”,市“四大家”带头参与“一驻五挂”,召开项目现场办公会20多场,帮助企业办理证照、信贷融资、出口退税等,想方设法为企业跑市场、跑项目、跑融资,为企业解决一系列问题。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建立涉企处罚审核备案制度,对全市所有企业实行“一费制”,杜绝卡外收费。加强中介机构收费整治,对中介服务一律按下限的20%收取,今年减少涉企收费500多万元,“暖企”行动逐渐成广水服务品牌。
    二是“亮灯”行动。整合督办力量,辣手整治“太平官”、“中梗阻”、“稻草人”现象。对全市所有重点工作进行公示,明确责任领导,明确责任专班,全面梳理重点工作、全力督办项目进度,对连续2个月未完成日历进度的亮黄灯,由大督办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并记入个人档案,与评先表模挂钩;对连续2次亮黄灯的亮红灯,对主要责任人诫勉谈话,把“亮灯”记录纳入责任目标考核。目前,已对5个单位一把手诫勉谈话,对17个重点项目进行了亮灯通报,给予党纪处分3人,惩处不作为、慢作为案件5起。
    三是“竞进”行动。围绕“四比四看”活动,开展项目建设新一轮“百日行动”,每季度召开乡镇部门专题汇报会、项目会商会,推行乡镇部门党政主职工作日志制度,定期公示主要负责人工作实绩,由“四大家”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进行打分评议,切实调动全市上下比学赶超谋发展、干发展。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聚发展之力 争竞进之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7 版:广水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