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绎中学:海量阅读点亮学生智慧
荆楚行采访组记者朱卫民 谢白蓉 王夙志 王露 6月1日下午4点35分,襄阳市保康县熊绎中学七(二)班学生孟思钊走到讲台右侧的图书角,拿出《狼王梦》,回到座位上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每天下午4点35分至55分,是属于熊绎中学学生们自己的“悦读”时间。该校七年级和八年级学生都放下手中的课本和作业,拿出自己喜爱的中外名著,开始安静地阅读。 “我喜欢探险类、自然类、人文科学类的书籍,像 《汤姆索亚历险记》、 《鲁宾逊漂流记》等,但这些都是在课外阅读。老师正在教动物篇,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读的是 《狼王梦》和《昆虫记》。”七 (二)班学生刘金金告诉记者。 对于每天繁忙的课业来说,这20分钟的阅读时间来之不易。《立足于教材的海量阅读教学》课题研究组组长、七(二)班语文教师贾耀俊告诉记者,从2014年开始,学校探索开展立足于初中语文教材的海量阅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整合语文资源,实现语文教材和课外阅读的结合,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素养。 “贾老师周末布置的书写作业少,很多都是阅读作业。有时候把规定的读完了,恰好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还会接着往下读。”刘金金说。 作为家长,宋兴虎也非常支持学校的工作:“孩子目前在读《海底两万里》,老师也认真考虑了阅读量,每周读几章,一个学期可以读两三本书籍。” “我们还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像朗诵会、故事会、读书汇报会、名著演讲比赛等等,充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中活跃智慧,求得发展。”贾耀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