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书香农业”的“华丰模式”
  荆楚行采访组记者 刘文景 朱哲 邓一凡 郭仕新
    “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辉煌的十年,就是企业文化构建的十年,就是农民阅读培训的十年。”5月29日下午,天门市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华平接受荆楚行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侃起了“文化农业”和“书香田园”。
    作为“江汉明珠”的华丰合作社,是集“流转高价位、土地高产出、社员高收入、管理高效率”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合作社样板,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 “华丰模式”,也是天门市“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示范工程。
    吴华平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高中毕业后,因家庭条件限制终止学业回到家乡种地。通过不断阅读科技书籍学习和实地训练,他掌握了从工厂化育秧、机耕、机整、机插、机收等一整套机械操作流程,摸索出了从育种、壮秧、分蘖、除草、防虫等各个环节的植保技术规范。
    2007年初,他组织成立了“天门市华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将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吴华平和社员们一起,从学习旋耕、收割、插秧、智能育秧技术,到飞机喷药防虫、稻谷烘干技术、有机水稻生产技术等。同时,吴华平还进一步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先后攻克了以青沙为底土的软盘育秧技术,为合作社在青沙土地区施行机械化全程作业提供了技术保证,实现了规模种植向科学种植的转变。
    “明天的田谁来种?”
    “让有文化的农民来种!”吴华平自问自答。
    华丰在吸纳社员时,有道年龄 “门槛”:50岁以下。原因是这些人能更快接受新知识,思想不僵化。他认为,新型职业农民除了是生产者,还是投资者、经营者、决策者,同时也是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承担者。而这一切,首要的,取决于你是不是一个善于 “学习者”。
    吴华平表示,现代农业就是知识农业、信息农业、文化农业,说形象点就是 “书香农业”,其当务之急和最大课题就是培养知识农民。而实现这一点,就是阅读和培训……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书香农业”的“华丰模式”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专题】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