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就是“储蓄健康”
许多公民积极响应国家 “无偿献血”的号召,但响应之余不免有些担忧,献血会不会影响健康?会不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会不会使人发胖?会不会引起贫血?甚至会感染上传染病等,到底结果如何呢?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下。 正常人体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如一个5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血液4000ml,而真正参与循环的血液只占全身血量的80%,其余的则贮存在肝、脾等“人体血库”内,当人体出现少量失血或一次献300-400ml,占人体血10%以内时,“贮血库”中的血液便会立即释放出来参与血液循环,同时刺激人体造血功能增强,有利于血液的新陈代谢,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健康适龄的公民定期适量献血是不会损害健康的。 献血之所以有益长寿,是因为定期适量献血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还会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使其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的造血状态,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献血之所以提高造血功能,是因为献血后由于血细胞减少引起反馈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造血功能。 献血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因为反复按规定献血会使血液粘滞性下降。曾有专家对反复献血者26例,急性脑梗患者22例的血液流变学各项均值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反复献血组的全血黏度明显降低,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意义。 献血可降低血脂,是因为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补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之下降,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