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果园
——记随县祖树水果家庭农场场主吴祖树
通讯员 高仕文 仲夏时节,随县祖树水果家庭农场飘香。 “没想到,祖树水果家庭农场有如此规模!没想到,一个家庭农场主能与三所高等院校联姻!没想到,一个示范基地带动了2万多亩果园增收!”到农场调研的随县政协副主席张诗斌由衷地感叹说。 痛苦抉择 谈起建家庭农场的初衷,吴祖树打开了话匣子:“其实,我当时也没想到农场能弄成今天这个样子!” 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吴祖树,父亲早逝,母亲多病,兄妹七人相依为命。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7岁时吴祖树弃学回家,在一家蜜枣加工作坊打工糊口,从此与水果结缘。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活了祖树的心,颇具经营头脑的他从“华宝”蜜枣中发现了商机,于是他放弃打工,做起了贩卖水果、倒腾木耳棒的生意。几年下来,小有成就,还清了债务,在唐县镇华宝街上建起了新房,娶妻生子,小日子过得十分悠闲。 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深深地触动了祖树不甘寂寞的心。他在丹江口库区上游买木耳棒时与房东喝酒聊天,房东说,每年种植水果收入60多万元。回来后,祖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村内大量农民外迁,土地闲置,荒山成片,何不利用现成资源,开发一片果园?准备到城里买房的妻子自然是同意,但祖树经过一番痛苦抉择,义无反顾地上山了。 流转土地,开挖山场,搭房垒灶,经过三个月的奋斗,果园已具雏型。三个月,祖树没下山;三个月,老婆没理他。直到年底,祖树用摩托车将妻子接到果园的“窝棚”,向她描绘果园的前景:“三年后,我这里将是一座绿色银行,到时,叫你到城里去你也不去了!”看着又黑又瘦的丈夫,妻子心痛地笑道:“咱不买房了,钱你拿去干吧!” 2008年春天,祖树投资148万元,在520亩荒山上植上一片新绿,播下无尽希望。 此时,周边的果园已发展到2万多亩,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户返乡种植水果,主打品种油桃。随后,祖树主导成立了“随县华宝山水果专业合作社”、“随县水果协会”,引导果农抱团发展闯市场。合作社一挂牌,社员就发展到320多人。 带头示范 几年的水果生产、销售着实让吴祖树长了见识。他明白了,要把水果当产业来做,就必须依靠科学,在品种、品质、管理、营销等方面做足功课,而千家万户的果农是不可能做到的。几番考察、思索之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吴祖树的心中形成。合作社不仅要带着果农干,更要干给果农看,祖树决定,将果园建成家庭示范农场、水果示范基地。 说干就干,吴祖树一方面与省水果协会联系,为油桃找销路,一方面与高等院校联系,寻求水果生产的技术支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高端发展之路。同时,他还加入了中国园艺协会,自费到西北农大参加中国园艺产品培训班学习。 2010年6月,听说华中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专家要找一个果园主办省力化栽培观摩会,吴祖树专程赶到省农业厅和几所高校向专家发出邀请。几个教授看了吴祖树一眼,认为他不像一个果农,倒更像一个村干部或老师,没有答应。吴祖树以诚相约,教授们才松了口:“如果你能组织400果农参加,我们就免费给你培训。”吴祖树与专家们约定了时间,立马回村宣传,6月8日将专家们接到果园。一进果园,专家们折服了。偌大的果园,整理得有条不紊,前来听讲的果农坐满了场院。 随后,华中农大、省农科院的专家们现场敲定,将省力化示范基地、大冠稀植示范基地放在祖树的果园,并提供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还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 2011年春节刚过,西北农业大学的教授也来了。他们不仅送来了高位换接技术,还送来了日本阿浦白桃,伊拉克、新西兰红桃等新品种。 至此,吴祖树的果园已与全国3所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引进示范新品种达42个。 梦想成真 吴祖树弃商从果后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改变随州水果的市场形象,提高随州水果的内在品质,引导果农种植生态有机水果,提高果农收入。 近两年,吴祖树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又折腾开了,将进入盛果期的500多亩果园重新调整。与其它果园接近的100多亩改建成生态林,作为果园的隔离带;南面坡地上的80多亩实行高位换接,作为西北农大的新品种示范区;北边坡地上的80亩实行大冠稀植,作为省农科院的示范区;80亩作为华中农业大学省力化示范区,进行螺旋型修剪;西边坡地上的80亩则作为精品果示范区,栽植着16元一斤的阿浦白桃、4元一斤的蟠桃以及高产优质的国产红肉系列。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吴祖树放弃了进城的机会,放弃了赚钱的行当,投进了多年的积蓄和果园每年的收入,累计滚动投资达480多万元。吴祖树在经济上又回到了原点,但他拥有了一片绿色的希望,拥有了一座逐梦的果园。 如今,他的果园40多个新品种已有16个见果,2年后将进入盛果期。520亩基地已注册为“随县祖树水果家庭农场”,2014年底,农场被湖北省农业厅授予“省级示范农场”荣誉称号;“华宝山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获评省级示范社;吴祖树被评为随县优秀政协委员,今年五一前夕又被评为随县劳动模范。 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全镇2万多亩果园年年丰收,果农们喜笑颜开:“这一切都得益于祖树这个有梦想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