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倾情为民谋福音
——曾都区民政局扎实推进民生工作纪实
作者:王松
  本报记者 王松 通讯员 侯阿莲
    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从灾害救助到最低生活保障,民政与民生,紧密相连。
    近年来,曾都区民政局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发展思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放在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政府的阳光雨露播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有力地促进了该区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
  A
  社会救助全覆盖
    曾都区民政局从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出发,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入手,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先后建立并完善了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灾害救助、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制度等,为城乡困难群众精心编织了生活保障的安全网。
    社会救助水平逐年提高。曾都区连续五年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11年的每人每月220元提高到目前的460元,增长10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1400元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增长150%,农村五保保障标准由分散供养1600元、集中供养2100元统一增加到目前的7200元。
    社会救助对象日趋精准。近年来通过开展“群体保”专项清理、收入核对、城市低保专项清理、农村低保“按标施保”等行动,全面规范城乡低保对象身份认定工作,完成城乡低保“瘦身”工作。
    医疗救助标准显著提升。城乡低保对象及农村五保对象医疗救助封顶线由 “十一五”末的5000元分别提高到7000元到8000元。救助比例由“十一五”末的50%提高到到70%和80%。
    临时救助制度得到全面建立。通过制定政策明确了临时救助的范围、形式、标准、申请和审批程序,妥善解决了低收入群众的临时性、突发性特殊困难,城乡临时救助得到全面建立,进一步彰显了社会救助的公平性。临时救助由“十一五”末的年救助330人次增长到目前的1323人次,救助资金由“十一五”末的39.87万元,增长到目前的112.46万元,救助的人次和救助资金的投入都实现了多倍增长。
  B
  养老服务更贴心
    社会基本养老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关切。近年来,曾都区民政局加强规范管理,不断提升养老服务的水平。
    建立健全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近5年来共发放运行补贴和床位补贴124.62万元。拨付资金586万元共建成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29所,覆盖率分别达到72.4%和100%;投资了210万元新建50所活动中心试点。
    建全了社会福利保障机制。截至2015年底,曾都区共为3.5万余人次发放高龄补贴1260余万元。五年来,办理收养登记66例,证件准确及登记合格率均达到100%。
  C
  优抚安置暖人心
    拥军贵在真诚,优属重在务实。曾都区民政局严格执行政策法规,扎实推进优抚安置体系建设,着力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实际困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让双拥优抚工作温暖人心。
    建立了优抚安置服务平台。在巩固“全省双拥模范城”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深入开展了拥军优属活动,加大了优抚政策的落实力度,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基本解决优抚对象“三难”的问题。采取安置就业、扶持就业、鼓励自谋职业等方式,多种渠道安置退役士兵。2011年至今,共接收退伍兵1300人,发放一次性自主择业补助1781.49万元。
    在今年的清明节及烈士纪念日期间,共接待群众4万人,配合市民政局搞好了烈士公祭活动。上半年发放1158人的抚恤及定补资金745.6082万元。发放535人义务兵家庭优待金925.8427万元。全年共接收退役士兵252人,自主就业251人,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320.67万元,发放率100%。
  D
  管理服务奏和谐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是民政人的天职。在推进民政事业发展、建设创新务实现代民政的工作中,曾都区民政局通过加强和创新社区建设、民间组织、社会事务、行政区划等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鸣响了和谐社会建设中管理与服务的琴瑟协奏曲。
    推进民政基层建设工程,由建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向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拓展。每年对全区114个行政村的村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完成了第八届和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十二五”期间,曾都区共有1个街道办事处和6个社区被评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曾都区南郊办事处瓜园社区被湖北省减灾委、省民政厅评为“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全区37个社区建立了不少于380平方米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
    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工程,由实行分类管理向激发社会公共服务功能拓展。创新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服务模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重点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行业协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已经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达173个,各类社会组织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卫生、扶贫、济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进民政公共服务工程,由服务特定对象向服务社会公众拓展。优抚对象二代身份证信息采集3188名,占总量的90%;共投资380万元对第一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进行改造;建立“12349”居家养老信息平台,采集老人信息13000余份,发放老人机3200余部;全区37个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全面建设完成,覆盖率达100%。580人享受惠民殡葬政策,共减免费用44万元。、建立社区爱心超市36所,为爱心超市更新和配备了价值118318元的物资。五年来,全区共办理结婚登记31189对,办理离婚登记7011对,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17248个,使婚姻登记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
    曾都区民政局情系民生,润物无声,在开拓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在新的起点上,曾都区民政局将进一步奏响社会建设的和谐凯歌,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倾情为民谋福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