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 闯
“代理妈妈”辅导留守儿童
“我很喜欢在这里看书,喜欢跟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还有和阿姨们一起跳舞……”3月25日,记者走进黄金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中心,只见一群孩子们正在院子里欢快地玩着“老鹰捉小鸡”。沈玉琴扮演“鸡妈妈”,护着20多名“小鸡”。
沈玉琴今年11岁,住在附近,今年读五年级。她1岁多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常年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爸爸妈妈只有过年才回来,陪我十几天。爷爷平常在附近做些临工,奶奶还要干农活,我只好跟着邻居小朋友们玩。”沈玉琴说,“小朋友们走了,奶奶就把我带到田里。”
渐渐长大的沈玉琴,最怕看到别人有妈妈牵着、抱着,常常哭着跟妈妈打电话,希望她回来。
2014年,奶奶带着小玉琴来到服务中心,看到那么多小朋友在这儿看书、画画、做游戏……小玉琴很快与他们打成一片。她说,在这里,阿姨们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我们穿衣、吃饭,让我感受到了“母爱”。“代理妈妈”杨阿姨还辅导我们学习,教我们唱歌、跳舞,大家都很快乐。
中心还建起了藏书8000多册的书社,设有亲情视频室。“只要想妈妈了,我就来这里与妈妈视频,看一会儿妈妈,就不想了。”沈玉琴说,现在没有以前那么想妈妈了,因为这儿有很多“妈妈”,有很多小伙伴,还有很多“爷爷奶奶”。
每个星期六,沈玉琴定会来这里。“这儿就是我的快乐驿站,我喜欢这里。”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