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市区一体”筑新城
——看市建投公司与曾都区合力征迁
作者:冯家园

  本报记者 冯家园 通讯员 夏季
    10天,谈判签协议38户;4天,拆迁35户。这是清河东路建设交出的征迁成绩单。
    总结经验发现,这不是偶然,而是市区一体、共同发力的结果。所谓“市区一体”,就是随州城区工程建设征迁时,曾都区与建设主体一起,配合做工作、谈判,化解征迁难题。
    市建投公司总经理郭晓东表示,清河东路是“市区一体”征迁的样板,为今后城市建设打通“征迁难”的关节,作出了示范。
  市区共建征迁专班
    清河东路是今年续建的重点项目,直接打通对接240国道(原小应线),成为城北进城的第二通道。
    去年,在市建投公司主导下,完成了93户房屋征迁和960米的道路建设。今年,市委、市政府领导调研后,决定将清河东路向前延伸377米,对接240国道。这又涉及38户房屋征迁。
    按照部署,寻根节前,清河东路全线打通,满足车辆通行。
    时间紧,任务重,而征迁又是城市建设的“老大难”,怎么办?市建投公司在主导征迁同时,积极争取曾都区区委、区政府支持。曾都区委书记何运平当即决定,随州主城区在曾都,曾都区理应突出主城区意识、主阵地担当、主人翁精神,深化“市区一体”,参与城市建设,达到市区发展战略一体化、体制机制一体化、工作推进一体化。
    随即,曾都区成立了以区委主要领导为指挥长的项目指挥部,成员包含区政府、北郊办事处、七里塘社区有关负责人,一线串珠,直插基层。
    清河东路项目秘书李阳介绍,以前征迁就建投唱“独角戏”,现在是市、区专班运作,工作力度自然大。
  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市区一体”机制,带来的是工作效率提升。
    市建投公司副总经理庞军表示,以往建投公司既要负责做群众工作,又要协调社区及上级政府部门。现在,市级统筹、区为主体,办事处、社区工作力度更大。“毕竟我们跟当地群众不熟悉,做起工作来就很吃力。而办事处、社区干部恰恰是人熟好办事。”他说。
    据悉,曾都区领导靠前指挥,派区人大一名副主任全程督阵,现场办公,担当起了征收主体的责任;北郊办事处将征迁作为当前工作重点,实行专人专抓;七里塘社区所有干部分片包保,重点给有思想波动的群众做工作,消除他们的疑虑。   在征收居民王金普的房屋时,他对征迁补偿标准不认可,市建投公司干部做了两天工作,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区级专班进入后,社区干部上门,仅用一天的时间,就化解了矛盾。
    郭晓东表示,一个熟,一个不熟,反差就出来了。办事处、社区干部做群众工作,有他们的优势,效率自然提升。
    据了解,在清河东路项目征迁工作中,3月3日,专班进驻摸底调查;3月10日,进行测算;3月13日,开始谈判,签订征迁协议;3月23日,启动房屋拆迁。
  新机制带来新动力
    清河东路高效征迁,为今后城市建设征迁树立了标杆。
    今年,我市在中心城区实施重点工程项目93项,涉及诸多土地、房屋征收。市区一体,基层政府、社区成为工作主体,有利于扁平管理,化解各种“阻碍”。
    市建投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曾都区与市建投公司商定,把清河东路征迁成功模式引入明珠东路、汉东东路、文帝大道等市政重点项目,力争早日完成征迁工作,进入道路建设阶段。
    据了解,从随城山国家生态公园建设征迁的“公司+社区”模式,到亚通社区棚改的“政府+公司+社区”模式的尝试,再到清河东路“市区一体”模式的成功,城市建设中征迁的新机制基本完善。
    郭晓东认为,随州城市建设,既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又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助推曾都发展。市区一体,既共同发力,又各司其职,将推动城市建设的提速增效,助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市区一体”筑新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