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55名新型职业农民的自豪
——随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田间课堂采访小记
作者:陈琳
  本报记者 陈琳
    阳春四月,随县新街镇墩子湾村的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千亩示范科技基地热闹非凡,前来参加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的55名学员,在田间地头观摩学习、参观培训。
    随州勇达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正在对小麦进行“一喷三防”,10分钟就能为10至15亩小麦田喷洒农药,效率是人工喷洒的60倍以上。学员们围着勇达公司总经理刘元生,向他请教这种农药喷洒无人机的使用情况。
    随县草店镇童家湾村徐德龙、安居镇皂角树村4组朱鹏翔,脖子上挂着“学员证”,认真地听着随县农广校校长曹祥斌的田间讲课。徐德龙说:“我家有100多亩水稻,我想通过新型农民理论、现场实训等培训,获得技术鉴定证书,办家庭承包式农场,并逐渐扩大为种养殖合作社。”
    55名学员中,有不少“80后”。洪山镇裴家岩村1组谭文,出生于11050年,承包经营着“楚牛湘”家庭农场。谭文告诉记者:“我以前在深圳打工,攒了十几万元,回家乡自己创业。我承包了100亩水稻田、100多亩山林,还种植油菜、风景树,承包了10多亩鱼塘,散养2000多只洪山三黄鸡。我想通过培训,让科技充实自己的头脑。”
    均川镇红石桠村“大丰收”农业合作社社长叶志辉,是当地有名的水稻种植专业户。叶志辉也是一名“80后”,从部队转业回来后,他借助政府的一系列优惠贷款,流转红石桠村1000多亩土地,吸引了15个社员,创办了“大丰收”农业合作社。他说:“我很期待《植保无人机应用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这两堂课,希望能学到更多农作物田间管理知识。”
    随州沃德种养殖合作社社长吴洋、天行健农业种养殖合作社社长刘青峰,是这55名新型职业农民的 “带头大哥”。 吴洋说:“我们合作社有3000多亩稻田,今年计划扩大水稻规模种植、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并探索富硒大米的种植、栽培技术。”
    刘青峰说:”我们合作社有127个社员,分片作业,共同配合田间管理。农忙时,合作社6台烘干机每天作业90吨。合作社流转了新街镇2个村、17个组3553亩土地。”他感慨道:“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我有了新的人生目标和追求。以前,我认为农民就是种田的。但如今,我们是有技术、懂管理的新型农民,我们有理想、有担当,我感到非常自豪!”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55名新型职业农民的自豪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