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宁然
通讯员李培
房子,中国人家的港湾,许多人为之奋斗半生。而为房子办“身份证”,也让人们头疼。
启动不动产登记以来,随州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在摸索中前进,创造了不少“随州经验”,赢得各级肯定,成为各地学习的典范。
截至5月8日,我市不动产登记局共办结不动产登记71372件,为21753户家庭出具了房子“身份证”,也为34439户家庭提供了不动产证明。
市不动产登记局负责人方胜斌表示,创造的系列“随州经验”,目的是更好地服务群众,保障好群众利益。A 怎一个“快”字了得
2015年9月,随州启动不动产登记。面对新事物,面对房产证办证难的现实,如何取得突破,不动产人踏上创新路。
对于购房群众而言,能快速办到证,才能心安。在“快”字上,市不动产登记局不遗余力。
该局有关负责人杨光武介绍,不动产窗口多,很多群众摸不清楚。对此,专门配置两名骨干做导流,指导群众如何办理。还设立了6个平行窗口,受理群众报送材料,齐全的帮助叫号办理,不齐全的一次性告知,避免群众在窗口折返跑。
目前,群众只需一次申请,提交一次材料,便可申请权籍调查和测绘,减少一半流程。
对于房地产企业批量办理,不动产登记设立了大客户中心,由专人、专线、专门受理,实行预约制度,避免在窗口与零散群众冲突,很好地解决了办证慢的问题。
过去,房产证、土地证办理少则几个月,多则半年,甚至一年。如今,随州不动产登记比国家规定的5至30个工作日的时限还要短,只需3至10个工作日,就可以拿证。
方胜斌表示,相比以前,现在不知快了多少倍,切实方便群众。B 闯出诸多“随州经验”
一年多的敢闯敢试,随州创造了一批不动产登记经验。国土部副部长王广华肯定地说,“随州经验”值得推广,为全国推开不动产登记打下了基础。
不动产登记,最难的是信息、资料统一。过去,相关单位信息各自保管,没能集中使用,造成办证繁杂、时间长。试点中,我市邀请有经验的信息平台建设单位对不动产登记流程进行“量身定制”,实现信息平台大整合。
如今,市本级土地、林权、房产登记50余万份档案全部移交,建立了大数据库,走在全省前列。
杨光武介绍,随州还在全省率先启动承包经营权不动产证登记,很好地服务了一批企业发展。
去年,正大集团正式重组同星农业,其24个养殖基地需要办理不动产证。在可借鉴经验前提下,我市敢于创新,参考政策,办理了不动产证,推动了快速重组,解决了重组的后顾之忧。而为了办证更快,我市大力推行首席负责制,即审批科长签字即可发证。方胜斌表示,以往办证,需要层层签字,多达7、8个环节,现在只需一个人签字,缩短办证时间。
据悉,先行先试中,我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不动产登记测绘中心,不动产登记数据率先连接到国土资源部,上报通过率达94.7%,远高于武汉等地,全国16个省80多个县市前来考察学习。C 群众点赞政府叫好
不动产登记,归根结底是为群众服务。
许多楼盘,因为各种原因,房子“身份证”办不到,不少群众上访。实行不动产登记后,该局通过公告、公示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小区情况,在无纠纷、无诉讼、无异议的情况下,受理了22个小区居民的不动产证书办理申请,782户业主拿到了不动产证。
滨湖湾二期,房产证多年办不下来。去年,不动产登记局将其作为重点予以解决,不少业主拿到不了不动产证。小区业主冯梅高兴地说,现在房子有证了,心里也安心,真得感谢不动产登记。
对于历史遗留问题,该局成立专班,对小区的不动产权进行认真清查核对,确定正确楼盘1324个,开展落宗31265次,为办理不动产登记打下基础。
不光如此,不动产登记局还主动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和普通群众,利用不动产档案大数据,协助公检法、组织部门查询1500多人次的房屋信息,也为12万群众免费查询房屋档案,受到
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今年,不动产登记还开通短信服务包,缮证后直接短信通知群众前来取证。也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群众可通过微信查询业务办理进度,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方胜斌表示,不动产登记“随州经验”已叫响全省,在全国也有一定影响。今后,我们将继续优化服务,让群众在不动产办理上更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