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落实校本课程 构建特色学校
——曾都区北郊五眼桥小学创建体艺特色学校纪实
  

通讯员 江波 苏明
  近年来,曾都区北郊五眼桥小学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从本土传统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选取“民族器乐”、“民间传统运动——滚铁环”作为突破口,将特色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以鲜明的教育特色带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开发教材,让特色教育成为有本之木
  落实校本课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该校高度重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成立了以校长江波为组长的校本教材编写领导小组,组建了以体艺教师为骨干的校本课程施教团队,并邀请省市知名专家、民间艺人到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落实进行专业指导。
  在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该校先后选派多名骨干教师远赴新加坡、武汉等知名音乐院校参加培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定期召开教材编写推进会,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对教材的每个章节、每个要点都进行反复斟酌、修改,力求精益求精。
  历时近一年时间,该校老师群策群力高质量完成了《编钟》、《滚铁环》等校本教材的编写。特别是校本教材《编钟》,在2015年教育部组织开展的全国校本教材评比中喜获一等奖,为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因材施教,让每名学生学有所长
  在创建体艺特色学校的实践中,该校逐步探索出“面线点”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一是开齐、上足、教好体艺课程,以学科课程为主,实现“面上普及”。多年来,该校一直严格按照部颁课程标准,各年级均开足体育、音乐等体艺课程,配齐、配足艺教老师;二是让民族器乐、民间传统运动走进课堂,每周固定2课时时间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实现艺术教育的“线上发展”;三是培养学生的体艺兴趣,利用课外时间组建各种“民族器乐、传统体育”等社团,定期开展活动,教师逐一辅导,实现“点上提高”。
  周一到周四,每到社团活动时间,该校校园内处处都能够听到悠扬的琴声,婉转的笛音,令人沉醉其间;滚铁环的同学练习着一个个高难度动作,“走独木桥、越障碍物、变换队形……”叮当声、加油声洒满整个校园。
  特色教育,让全体师生绽放异彩
  该校自开设校本特色课程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学习民乐等校本课程的兴趣更浓了,民乐很自然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闲暇的时候,孩子们都能弹奏一段小曲和同伴、家长分享;学校编钟艺术团编排的器乐合奏节目更是在湖北省历届黄鹤美育节上斩获大奖,很多同学由此变得更加阳光自信,言谈举止更加得体。
  常言道“言传不如身教”。该校在大力推进校本课程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学习各类器乐,充分发挥老师们的特长与示范带头作用。目前,该校包春梅、陈向华、晏涛、谢珊珊等许多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葫芦丝、古筝、二胡等民族器乐的热情高涨,在每学期举行的教师才艺展演上,老师们个个都能登台一展风采。
  多年的执着与坚守,五眼桥小学特色教育之花开得愈加娇艳,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特色学校”“湖北省优秀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等荣誉称号。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落实校本课程 构建特色学校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