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吴财荣、通讯员吴孟春报道:5月19日,记者来到广水市杨寨镇财政所,只见院落装饰一新,门口的“在岗公示”牌让前来办事的村民一目了然。
杨寨镇财政所所长卢小平告诉记者:“一年前,省财政厅领导来所调研时,办事大厅破旧昏暗,没有标准档案室,房屋门窗多年没有整修,目前的新面貌得益于全市开展的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
走进宽敞明亮的财政服务大厅,记者看到,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图悬挂墙上。
“原先到镇政府办事,东屋找西屋问,现在来财政所服务大厅办事,省时又省力,方便多了……”前来办事的东周村村民周行斌高兴地说。
“近年来,各级财政资金不断向农村倾斜,乡镇财政所承担的任务愈来愈繁重。无论是硬件软件,都已不适应工作发展的要求。”该所党支部书记余国清告诉记者,2015年10月,经广水市财政局和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共筹措各类资金260万元,对财政所实施标准化建设,去年10月,财政所标准化建设顺利通过了省财政厅的检查验收。
通过标准化建设,整齐划一的财政服务大厅成了镇直部门的一道风景线。但在杨寨财政人的眼里,更加注重的是推进财政管理规范化管理。
记者在服务大厅看到,财政服务人员的名片很别致,醒目地写着“财政便民服务卡”、“欢迎社会各界监督”,下面印着姓名和电话。
卢小平告诉记者,各项涉农补贴均由财政所调查摸底确认后,由财政局通过“一卡通”直接打到农户账户上。对于扶贫、农业开发等专项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具体由财政所长审核后,镇领导审签。
在资金使用管理中,特别重视对工程进度的监管。对“一事一议”较大项目,通过招投标,选取有资质有良好业绩的企业参与项目建设,并实行“资产、资质、资金”三公开制度。
在台账管理方面,建立了按时间、品类、科目归档,专人专柜管理的台账管理制度。实行的一站式办公服务,规范各项资金的核算、拨付流程,大大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限。
据了解,该所还编印了财政所规章制度文本,工作人员可根据文本进行进一步的制度细化和量化,并已形成一套相对完备的财政、财会基础工作规范制度体系,搭建起了省、市、镇多级联网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即时监控。
着力打造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这是杨寨镇财政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去年,该所制定“财政干部轮训计划”,截至目前,全所13名干部职工全部参加了培训。
为了使培训内容贴合实际,该所根据财政干部知识结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精心选择培训内容。同时,完善竞争上岗和岗位交流制度,建立年度业绩考核机制,不断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充分调动全体财政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